[实用新型]一种防碰撞结构及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33230.4 | 申请日: | 2017-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457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9 |
发明(设计)人: | 蒋化冰;齐鹏举;方园;米万珠;舒剑;吴琨;管伟;罗璇;罗承雄;张海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木爷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9/00 | 分类号: | B25J9/00;B25J19/06;B25J9/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太合九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610 | 代理人: | 刘戈 |
地址: | 200336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碰撞 结构 机器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属于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防碰撞结构及机器人。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智能机器人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不管是家中,还是商场、银行等公共场所都能够见到智能机器人的身影。
在智能机器人的使用过程中,避免不了的就是与其他物体发生碰撞,尤其是可以移动的机器人,如果与其他物体发生碰撞的力度较大,轻则可能仅仅会造成机器人外壳的损坏,重则导致机器人的内部发生故障,影响机器人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防碰撞结构及机器人,以降低机器人在发生碰撞时受到的影响,延长机器人的使用寿命。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碰撞结构,包括:感应开关、旋转部件及弹性部件;
所述旋转部件上设有第一支杆;
所述弹性部件的一端固定,另一端与所述旋转部件连动;
所述旋转部件在受到外部碰撞力的作用发生旋转时,所述第一支杆进入所述感应开关的感测区域并触发所述感应开关,以使所述感应开关生成碰撞信号;
在所述外部碰撞力消失时,所述旋转部件在所述弹性部件的回复力作用下旋转复位。
可选地,还包括:开关座,用于为所述感应开关提供固定支撑;
所述开关座上设有插槽;
所述感应开关插设在所述插槽内,与所述开关座连接。
可选地,所述插槽为T型槽;
所述感应开关包括:连接底板和设置在所述连接底板上的感应探头;
所述连接底板插入所述T型槽,所述感应探头通过所述T型槽的槽口伸出。
可选地,还包括:基座;
所述基座上设置有固定杆;
所述旋转部件套设在所述固定杆上,以在受到外部碰撞力的作用时绕所述固定杆的轴线旋转;
所述弹性部件固定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基座上;
所述弹性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杆连接;
所述感应开关设置在所述基座上。
可选地,还包括:第二支杆;
所述第二支杆设置在所述旋转部件上;
所述第二支杆与所述旋转部件的旋转轴垂直;
外部碰撞物碰撞到所述第二支杆后,由所述第二支杆带动所述旋转部件发生旋转。
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杆和所述第二支杆相对设置。
可选地,所述第二支杆远离所述旋转部件的一端设置有导向部件;
所述导向部件包括导向球或导向轮。
可选地,还包括限位部件,所述限位部件用于限制所述第二支杆的初始位置。
相应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机器人,包括:
设置在所述机器人上的至少一个如上述任一项所述防碰撞结构;
所述防碰撞结构中的感应开关与所述机器人耦接。
可选地,还包括:外壳;
所述外壳设置在所述防碰撞结构的外围,以使所述防碰撞结构处于所述外壳与所述机器人之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感应开关,可在发生碰撞时因旋转部件旋转使得第一支杆进入感应开关的感测区域而被触发,感应开关被触发后可生成碰撞信号,使得接收到该碰撞信号的电子设备能根据该碰撞信号做出相应的驱动响应,进而减少碰撞对安装有防撞结构的设备的伤害,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此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适用于机器人或其他各式可移动设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不当限定。
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碰撞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感应开关及开关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碰撞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旋转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旋转部件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木爷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木爷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332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提示车辆驾驶状况的系统和方法
- 下一篇:操作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