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5-甲基吗啉-3-氨基-2-唑烷基酮抗原、抗体及制备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31980.0 | 申请日: | 2017-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294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沈玉栋;何凡;邹婷婷;徐振林;杨金易;王弘;韦晓群;孙远明;雷红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263/26 | 分类号: | C07D263/26;C07K14/765;C07K14/77;C07K14/795;C07K14/415;C12N9/26;C07K16/44;G01N33/535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林丽明 |
地址: | 510642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甲基 氨基 烷基 抗原 抗体 制备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5‑甲基吗啉‑3‑氨基‑2‑唑烷基酮抗原、抗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对5‑甲基吗啉‑3‑氨基‑2‑唑烷基酮分子结构进行改造,包括引入羰基结构使半抗原手臂结构自由旋转度下降,使半抗原呈现构象限定性以及增加结构复杂性等,使得分子的特征结构更好的被免疫动物所识别,大大增加制备抗体的成功几率。并以此基础制备了5‑甲基吗啉‑3‑氨基‑2‑唑烷基酮人工抗原和抗体,效价高、检测效率高;克服了传统仪器法存在周期长、专业性强、成本高,不适宜现场大批量快速检测等缺点问题。本发明的抗原抗体合成过程简单、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检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5-甲基吗啉-3-氨基-2- 唑烷基酮抗原、抗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呋喃它酮(furaltadone),属于硝基呋喃类药物,是一类人工合成的广谱抗菌药物,在动物体内的代谢物是5-甲基吗啉-3-氨基-2-唑烷基酮(AMOZ)。因为呋喃它酮能够干扰细菌体内的氧化还原酶系统,破坏细菌的糖代谢,使整个代谢系统紊乱,从而很好的起到杀菌作用。其作为一种药效显著的广谱抗菌药物,曾广泛应用于畜禽及水产养殖业,以治疗由大肠杆菌或沙门氏菌所引起的肠炎、疥疮、赤鳍病、溃疡病等或者作为促进水产动物生长的添加剂。呋喃它酮原药经动物服用后,在体内的代谢速度很快,一般数个小时就能转化成代谢物AMOZ,AMOZ能与动物体内蛋白质结合成稳定的残留物,在体内的代谢时间很长,当动物体内的这类药物残留量达到一定量时,会出现一系列的毒性症状,主要表现出腹泻、胃肠出血、周围神经炎、瘫痪、惊厥等反应,严重的造成动物死亡。另外,这类残留在动物体内的呋喃它酮代谢物通过我们普通的食品加工过程较难消除,如长时间的蒸煮、微波加热、烧烤等方式,都无法使其降解。当我们食用含有这类药物残留的食物后,残留物在人体酸性的胃液环境中释放,被人体吸收,进一步对人体的健康产生危害,如果长时间的蓄积则会诱导产生致畸、致癌和致突变等病变。最后,呋喃它酮原药本身也是一种致癌性较强的药物,能引起人体 DNA一定程度的损伤以及真核细胞的诱变。
由于呋喃它酮及其代谢物的残留给人体及环境造成的危害之大,全球许多国家对它的使用做了限制。欧盟于1995年规定在动物性食品中禁止使用此类药物,并不得检出,在2007年将这类药物列为违禁药物。2010年,我国发布了《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第四批)》的通知,明确将硝基呋喃类药物呋喃唑酮、呋喃它酮、呋喃妥因及呋喃西林列入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但是由于硝基呋喃类药物价格便宜且药效好,目前在畜牧、禽和水产养殖业中还在大范围的使用。同时也出现了相应的食品安全事件,如 2015年,山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抽检的肉及肉制品中检出呋喃它酮代谢物。 2017年,国家食药监局11月9日通报,该局抽检了鲜活水产品607批次,检出不合格样品66批次,其中硝基呋喃代谢物不合格样品16批次。针对以上情况,对于加强水产品等肉制品中的呋喃它酮类物质的检测亟不可待。因呋喃它酮在动物体内代谢快,若对其残留量进行检测,结果必定不够准确,而其代谢物因能和动物体内的蛋白形成稳定的结合物,所以检测其代谢物比检测原药更有意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农业大学,未经华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319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