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联式移动机械手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96661.6 | 申请日: | 2017-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322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5 |
发明(设计)人: | 刘玉飞;吴靖文;张席;訾斌;许德章;钱森;汪步云;鞠锦勇;路恩;潘瑞;沈亚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B25J9/00 | 分类号: | B25J9/00;B25J9/16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6 | 代理人: | 胡治中 |
地址: | 241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联式 移动 机械手 | ||
1.一种混联式移动机械手,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平台(1)、并联承载装置(3)和机械手(2);所述的并联承载装置(3)包含上平台(31)和下平台(32);所述上平台(31)为网状辐射盘面,在网状辐射盘面的中心设置有回转安装座(313);在上平台(31)的底面设置有加强筋板(312)、球铰安装座(311)和支撑架(37);在上平台(31)和下平台(32)之间设置有刚度支撑杆(3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联式移动机械手,其特征在于:在上平台(31)的底面设置有3个加强筋板(312)、3个球铰安装座(311)和1个支撑架(37);其中,3个加强筋板(312)呈品字形分布;3个球铰安装座(311)呈品字形分布;支撑架(37)位于上平台(31)底面的中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联式移动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支撑架(37)为铸造件整体结构;机械手(2)内含机械手第一关节的驱动元件;机械手第一关节的驱动元件安装在支撑架(37)之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联式移动机械手,其特征在于:在上平台(31)和下平台(32)之间设有3个以上的并联承载装置的驱动模块(3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混联式移动机械手,其特征在于:并联承载装置的驱动模块(33)的一端与球铰安装座(311)相连接;并联承载装置的驱动模块(33)的另一端通过安装座(334)与下平台(32)的顶部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混联式移动机械手,其特征在于:并联承载装置的驱动模块(33)包括驱动电机(331)、减速模块(332)和执行机构(333);其中,驱动电机(331)经减速模块(332)与执行机构(333)相连接;通过并联承载装置的驱动模块(33)对并联承载装置(3)姿态进行平稳调姿;执行机构(333)的一端与球铰安装座(311)相连,另一端通过安装座(334)固定在下平台(32)的顶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联式移动机械手,其特征在于:并联承载装置的下平台(32)设置有移动导轨(34),在移动平台(1)的上表面设置有导轨槽(12);导轨槽(12)的一端为通槽,另一端为盲槽;通过移动导轨(34)与导轨槽(12)的配合,实现并联承载装置的下平台(32)与移动平台(1)的上表面之间的相对滑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联式移动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机械手(2)含有一个机械手底座(21);机械手底座(21)与回转安装座(313)固定连接;在回转安装座(313)上设置有回转支撑(3131)和圆柱齿轮(3132),回转支撑(3131)的内齿与圆柱齿轮(3132)的外齿啮合,圆柱齿轮(3132)带动回转支撑(3131)实现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联式移动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机械手(2)含有机械手第一关节和机械手第一关节的驱动元件;机械手第一关节的驱动元件为机械手驱动电机(22);机械手驱动电机(22)安装在支撑架(37)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联式移动机械手,其特征在于:在下平台(32)的底面设置有移动导轨(34),并配有传动螺母(3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程大学,未经安徽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9666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