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混联机构的移动机械手作业平稳性控制方法及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711196638.7 | 申请日: | 2017-1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987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03 | 
| 发明(设计)人: | 刘玉飞;张席;吴靖文;訾斌;许德章;钱森;汪步云;路恩;鞠锦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程大学 | 
| 主分类号: | B25J9/00 | 分类号: | B25J9/00;B25J5/00;B25J9/16;B25J13/08 |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6 | 代理人: | 胡治中 | 
| 地址: | 241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联机 移动 机械手 作业 平稳 控制 方法 设备 | ||
1.基于混联机构的移动机械手的作业平稳性控制方法,本方法所针对的移动机械手包括移动平台(1)、并联承载装置(3)、机械手(2)、监测系统(4)、运动控制系统(5)和稳定性控制器(6);监测系统(4)用以检测移动平台(1)的姿态和载荷信息;移动机械手对作业对象(7)进行操作;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执行:
步骤1:作业对象精确定位:
1.1对基于混联机构的移动机械手进行粗定位:将移动平台(1)运动到作业对象(7)附近位置;
1.2对基于混联机构的移动机械手进行精定位:将机械手(2)与作业对象(7)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匹配;
步骤2:输入初始作业轨迹;
人工将机械手(2)的初始作业轨迹输入到运动控制系统(5);
步骤3:系统稳定性监控;
在机械手(2)执行作业任务的过程中,监测系统(4)实时检测移动平台(1)的姿态和载荷信息,并输入稳定性控制器(6);由稳定性控制器(6)判定系统当前状态的稳定性:
若稳定,继续执行当前作业指令,直至完成本次作业指令;
若不稳定,由稳定性控制器(6)进行反馈控制:稳定性控制器(6)生成姿态调整指令,并发送给并联承载装置(3)执行,并联承载装置(3)按接收到的姿态调整指令调整自身的姿态,调整并联承载装置(3)在移动平台(1)表面的位置;并联承载装置(3)执行姿态调整指令后的姿态与位置数据,即为姿态调整信息;
随后,进入步骤4;
步骤4:根据移动平台(1)的姿态信息和载荷信息、并联承载装置(3)的姿态调整信息、步骤2输入的机械手(2)的初始作业轨迹,由稳定性控制器(6)规划更新后的最优作业轨迹,并经运动控制系统(5)发送给机械手(2)执行,使移动平台(1)所受的载荷分布均匀,实现系统的稳定作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混联机构的移动机械手的作业平稳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并联承载装置(3)具有上平台(31)和下平台(32),上平台(31)和下平台(32)之间设置有刚度支撑杆(3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混联机构的移动机械手的作业平稳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移动平台(1)的上表面与并联承载装置(3)采用导轨副联接;并联承载装置(3)的驱动元件(33)均匀分布安装在并联承载装置(3)的上平台(31)和下平台(32)之间;机械手(2)具有六自由度;机械手(2)含有第一关节的驱动元件,第一关节的驱动元件安装在并联承载装置(3)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混联机构的移动机械手的作业平稳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监测系统(4)包括姿态传感器(41)和力传感器(42),姿态传感器(41)和力传感器(42)安装在移动平台(1)上用以检测移动平台(1)的姿态和载荷信息;在机械手(2)上安装有视觉传感器(8),视觉传感器(8)向监测系统(4)实时传输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混联机构的移动机械手的作业平稳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姿态传感器(41)和力传感器(42)的数据输入给监测系统(4),监测系统(4)与稳定性控制器(6)进行通信,稳定性控制器(6)与运动控制系统(5)进行通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程大学,未经安徽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9663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电子数控机械手
- 下一篇:一种对称单自由度移动耦合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