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橘皮绿茶风味锅巴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76492.1 | 申请日: | 2017-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496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发明(设计)人: | 吕小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旌德县瑞祥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7/117 | 分类号: | A23L7/117;A23L5/10;A23L3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12 | 代理人: | 沈尚林 |
地址: | 2426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绿茶 风味 锅巴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橘皮绿茶风味锅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大米、糜子米为基料,复配添加绿茶微粉、橘皮粉、淀粉、调味油加工制备橘皮绿茶风味锅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橘皮绿茶风味锅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绿茶微粉是由下列步骤加工处理:摘取鲜嫩绿茶鲜叶,放入含有0.02-0.04%柠檬酸的水溶液漂洗干净,脱水沥干,采用160-180℃过热蒸汽杀青处理90-120秒,室温摊凉2-5分钟,在-15±2Pa和-18±2℃下真空冷冻干燥至含水率为4-5%,送入液氮粉碎机,液氮通入量为180-250ml/100g,茶粉粉碎至40-100目,即得绿茶微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橘皮绿茶风味锅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橘皮粉是由下列步骤加工处理:选用新鲜橘皮,除杂洗净,切制成丝,经160-180℃过热蒸汽处理2-3分钟,放入含有0.2-0.3%柠檬酸的冰水中浸至冷却,脱水沥干,放入微波烘箱中,在60-100℃下烘至干香,研磨成粉,置于雾化喷液装置的混合机内,喷洒粉体重量的8-10%的雾状混合物,混合物是由蜂蜜、壳聚糖以质量比为10-15:1组成,经8-15分钟混合均匀后,真空冻干,再次精磨至40-60目,得橘皮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橘皮绿茶风味锅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味油是由下列步骤加工制得:
(1)、配备下列重量份原料:猪油50-80、鸡汤20-25、玉竹0.5-1、砂仁0.6-1、茯苓0.5-1、椒盐0.5-1.5、姜粉0.5-0.8、香菇1-1.5、辣木籽0.8-1.2、葡萄籽油20-25;
(2)、将玉竹、砂仁、茯苓、香菇、辣木籽分别除杂洗净,破碎成10-20目颗粒混合,放入鸡汤中文火熬制1-1.5小时,液渣分离,滤渣碾压成泥,加入少量葡萄籽油搅拌均匀,挤压膨化,研磨成粉,微波烘烤出香,待用;
(3)、将烤香熟粉再次加入鸡汤中,文火熬制稠状,加入猪油、葡萄籽油、椒盐、姜粉搅拌均匀,均质冷冻成膏状,得调味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橘皮绿茶风味锅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是由下列步骤加工制得:
(1)、配备下列重量份原料:大米380-420、糜子米80-120、绿茶微粉8-10、橘皮粉5-8、淀粉40-50、调味油20-30、水适量;
(2)、将大米、糜子米分别筛洗干净,分别加水煮沸3-5分钟筛出米粒,放入冰水中浸至冷却,脱水沥干,在40-60℃下烘至干燥,研磨成粉后混合均匀,得半熟米粉;
(3)、将绿茶微粉、橘皮粉混合均匀,加入5-8倍沸水搅拌均匀,得到茶汤,与米粉混拌均匀,蒸制熟化,加入调味油、淀粉混拌均匀,得锅巴胚料;
(4)、将锅巴胚料压制成片,切制成块,放入烤箱烘至干香,即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旌德县瑞祥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旌德县瑞祥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7649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健康挂面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凉皮蒸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