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整合双布线结构的线路板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62230.1 | 申请日: | 2015-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0264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发明(设计)人: | 林文强;王家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钰桥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3/485 | 分类号: | H01L23/485;H01L21/6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曹玲柱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整合 布线 结构 线路板 及其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整合双布线结构的线路板。该线路板分别于加强层的贯穿开口内及贯穿开口外设有第一及第二布线结构。加强层所具备的机械强度可用以避免线路板弯曲。位于加强层贯穿开口内的第一布线结构可提供初级扇出路由,而位于加强层贯穿开口外的第二布线结构不仅可对第一布线结构提供进一步的扇出路由,其还可以使第一布线结构与加强层机械接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线路板,尤指一种将双布线结构整合于加强层贯穿开口内及贯穿开口外的线路板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电子装置(如多媒体装置)的市场趋势倾向于更迅速且更薄型化的设计需求。其中一种方法是通过无核心层基板,以互连半导体芯片,使组合装置可更加薄型化,并可改善信号完整性。美国专利案号No.7,851,269,7,902,660,7,981,728及8,227,703即是基于此目的而揭露各种无核心层基板。然而,虽然该些线路板可降低电感(inductance),但由于其不具有足够的扇出路由(fan-out routing)能力来满足超密脚距覆晶组体的高要求,故无法解决其他特性问题(如设计灵活度)。
为了上述理由及以下所述的其他理由,目前亟需发展一种新式线路板,以解决路由要求,同时确保于组装及操作过程中不易发生弯翘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线路板,其将第一及第二布线结构整合一体,而展现高度的路由灵活度,同时达到优异的信号完整性。例如,可将第一布线结构建构为具有极高路由密度的初级扇出电路,而第二布线结构则建构成具有粗宽度/间距的进一步扇出路由,以用于下一层级的板组装。整合为一体的两布线结构可使线路板具有最短的可能互连长度,而降低电感并改善组件的电性效能。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线路板,其可使用加强层以提供机械支撑力予第一布线结构,且加强层也可以作为供第二布线结构形成于上的平台,以避免线路板发生弯翘状况,因而改善线路板的机械可靠度。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线路板,其具有位于加强层贯穿开口内的第一布线结构,以及位于加强层贯穿开口外的第二布线结构,因而改善线路板的生产合格率。
依据上述及其他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线路板,其包括一加强层、一第一布线结构及一第二布线结构。在一优选具体实施例中,加强层具有一贯穿开口,且可对整合成一体的双布线结构提供高模数抗弯平台;第一布线结构位于加强层的贯穿开口内,且对后续组装其上的半导体元件提供初级的扇出路由,借此,可在进行后续形成第二布线结构前,将该半导体元件的垫尺寸及间距放大;第二布线结构则侧向延伸于加强层上,并电性连接至第一布线结构,且第二布线结构可将第一布线结构与加强层机械接合,同时对半导体元件提供第二级的扇出路由,并具有与下一级组件相符的垫间距及尺寸。此外,该线路板还可选择性地包括一抗弯控制件于第二布线结构上。
在另一方面中,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整合双布线结构的线路板制作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于一可移除的牺牲载板上形成一第一布线结构;提供一加强层,其具有延伸贯穿该加强层的一贯穿开口;将第一布线结构及牺牲载板插入加强层的贯穿开口中;形成一第二布线结构,其电性耦接至第一布线结构,并包含侧向延伸于加强层一表面上方的至少一导线;选择性地将一抗弯控制件设置于第二布线结构上;以及移除牺牲载板,以显露第一布线结构。
除非特别描述或必须依序发生的步骤,上述步骤的顺序并无限制于以上所列,且可根据所需设计而变化或重新安排。
在再一实施方面中,本发明提供一种线路板,其包括:一加强层、一第一布线结构、一第二布线结构、及一选择性抗弯控制件,其中(i)该加强层具有一贯穿开口,其延伸贯穿该加强层;(ii)该第一布线结构具有多层路由电路,且位于加强层的贯穿开口内;(iii)该第二布线结构电性耦接至第一布线结构,并包含侧向延伸于加强层一表面上方的至少一导线;且(iv)该选择性抗弯控制件设置于第二布线结构上,且优选是中心地对准(centrallyaligned)加强层的贯穿开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钰桥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钰桥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622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内嵌PMOS触发的用于静电防护的可控硅
- 下一篇:公路路肩养护专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