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051942.2 | 申请日: | 2014-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255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8 |
发明(设计)人: | 吉冈启;杉山亨;齐藤泰伸;津田邦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东芝 |
主分类号: | H01L29/41 | 分类号: | H01L29/41;H01L21/336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戚宏梅;杨谦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半导体 装置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半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n型的第一GaN系半导体层;
p型的第二GaN系半导体层,设置在所述第一GaN系半导体层上,具有所述第一GaN系半导体层侧的低杂质浓度区域和与所述第一GaN系半导体层相反一侧的高杂质浓度区域;
n型的第三GaN系半导体层,设置在所述第二GaN系半导体层的与所述第一GaN系半导体层相反的一侧;
栅电极,一端位于所述第三GaN系半导体层或者比所述第三GaN系半导体层靠上方,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一GaN系半导体层,经由栅极绝缘膜与所述第三GaN系半导体层、所述低杂质浓度区域、所述第一GaN系半导体层相邻地设置;
第一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三GaN系半导体层上;
第二电极,设置在所述高杂质浓度区域上;以及
第三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一GaN系半导体层的与所述第二GaN系半导体层相反的一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GaN系半导体层为外延生长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GaN系半导体层中含有p型杂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GaN系半导体层中包含AlGaN层。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半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GaN系半导体层为所述第二GaN系半导体层侧的GaN层与所述GaN层上的所述AlGaN层的层叠构造。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为相同材料。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为不同材料。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GaN系半导体层为外延生长层。
9.一种半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n型的第一GaN系半导体层;
p型的第二GaN系半导体层,设置在所述第一GaN系半导体层上,具有所述第一GaN系半导体层侧的低杂质浓度区域和与所述第一GaN系半导体层相反一侧的高杂质浓度区域;
n型的第三GaN系半导体层,设置在所述第二GaN系半导体层的与所述第一GaN系半导体层相反的一侧;
沟槽,一端位于所述第三GaN系半导体层,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一GaN系半导体层;
栅极绝缘膜,设置在所述沟槽的内壁的、所述第三GaN系半导体层、所述低杂质浓度区域及所述第一GaN系半导体层上;
栅电极,设置在所述栅极绝缘膜上;
第一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三GaN系半导体层上;
第二电极,设置在所述高杂质浓度区域上;以及
第三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一GaN系半导体层的与所述第二GaN系半导体层相反的一侧。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半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GaN系半导体层为外延生长层。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半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GaN系半导体层中含有p型杂质。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半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GaN系半导体层中包含AlGaN层。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半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GaN系半导体层为所述第二GaN系半导体层侧的GaN层与所述GaN层上的所述AlGaN层的层叠构造。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半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为相同材料。
15.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半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为不同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东芝,未经株式会社东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5194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功率用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红外测温仪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