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八层堆叠式芯片封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72544.1 | 申请日: | 2013-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391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胡立栋;金若虚;陆春荣;刘鹏;张振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力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3/498 | 分类号: | H01L23/498;H01L25/065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刘宪池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堆叠 芯片 封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半导体内存封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八层堆叠式芯片封装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封装产品中一般为1~4层芯片,芯片比较厚;部分为8层,但是每一层的厚度不完全一样,通常最底层最厚,以增强其抗压力的能力,但封装芯片层数较低,芯片容量小,而且各芯片厚度不同,封装工艺带来复杂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八层堆叠式芯片封装结构。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八层堆叠式芯片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基板,具有相对的一顶面和一底面;
八个相同厚度的芯片,堆叠配置于所述基板的顶面上,其中二个芯片为一组,四组芯片呈交叉梯子形堆叠;
多根导线,电性连接于芯片和芯片之间和芯片和基板之间;
封装结构的封装空间内填充的绝缘树脂。
进一步的,所述八个芯片由下往上依次为第一芯片、第二芯片、第三芯片、第四芯片、第五芯片、第六芯片、第七芯片、第八芯片;其中,第八芯片通过打线结合技术电性连接至第七芯片和基板;第七芯片通过打线结合技术电性连接至基板;第六芯片通过打线结合技术电性连接至第五芯片和基板;第五芯片通过打线结合技术电性连接至基板;第四芯片通过打线结合技术电性连接至第三芯片和基板;第三芯片通过打线结合技术电性连接至基板;第二芯片通过打线结合技术电性连接至第一芯片和基板;第一芯片通过打线结合技术电性连接至基板。
进一步的,所述芯片的厚度为60um,芯片尺寸为13*16mm。
进一步的,所述芯片与芯片、芯片与基板用胶带粘接,胶带厚度为15um。
进一步的,所述基板的该底面配置多个用于焊接于PCB板的锡球。
制造上述八层堆叠式芯片封装结构的工艺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芯片研磨与切割->芯片堆叠->金线焊接->树脂合成->植球与切割。
首先使用双刀特殊研磨抛光技术,使用细金刚石颗粒的研磨轮,并配合低主轴转数和进给速度,在设备传送方面,需要调低各部件的真空和吹气压力进行配合,要求1~8层芯片厚度为60um,并切割成单个元件,使用10-15um厚度胶带把芯片与芯片,芯片与基板黏贴到一起,为了控制芯片不会出现破裂,要求大于70kpa吸着力道,和10N焊接力,并且每两层要进行一次高温高压(145~155度30~60分钟)烘烤,以保证芯片与胶带之间的粘合力,焊接金线,采用2段的焊线压力输出:较小的初始压力(10至15g)防止焊针接触芯片表面时的晃动而破坏芯片,待芯片晃动趋于稳定后,施加一个合适的压力(20至30g)以帮助焊接金线的结合性。另外,树脂合模时,通常也会需要真空抽气,引导气体可以顺利排出整个腔体之内。连接芯片与芯片,芯片与基板电子线路,树脂合成时,开启真空,引导气体外流,合模压力为35~50t,合模后,需要进行175度5小时的高温高压烘烤,强化树脂的结合,最后植入锡球以便客户端焊接到PCB线路版上。
研磨的时候使用细金刚石颗粒的研磨轮,并配合低主轴转数和进给速度达到每层60um厚度。八层芯片相同厚度,与过去技术相比,有利于封装生产,工艺控制,每两层芯片焊接后需要进行一次高温高压烘烤和焊接金线工艺,焊接金线时,与传统2~4层堆叠芯片产品相比,芯片越薄,芯片则更易碎。使用“表面屈从”功能,它将超音波能量及焊接压力进行缓降的输出,可以确保焊针在接触芯片时,焊接表面能够保持稳定的高度,不会因为芯片过薄而上下晃动,另外采用2段的焊线压力输出:较小的初始压力(10至15g)防止焊针接触芯片表面时的晃动而破坏芯片,待芯片晃动趋于稳定后,施加一个合适的压力(20至30g)以帮助焊接的结合性。另外,过去产品由于不同的芯片厚度,也要搭配不同胶带厚度,通常最底层芯片胶带最厚,工艺控制也就稍微复杂。
实用新型优点:
本实用新型所述八层堆叠式芯片封装结构采用八层相同厚度的芯片封装形式,整体为2-2梯子型结构,实现了大尺寸、多层芯片等同厚度的封装形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八层堆叠式芯片封装结构的剖面图;。
其中,1、第一芯片;2、第二芯片;3、第三芯片;4、第四芯片;5、第五芯片;6、第六芯片;7、第七芯片;8、第九芯片;9、基板;10、金线;11、绝缘树脂;12、锡球。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一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力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力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7254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六通道表贴高速光电耦合器
- 下一篇:电路保护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