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半导体封装构造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63937.3 | 申请日: | 2012-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005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洪嘉临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月光半导体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1/56 | 分类号: | H01L21/56;H01L23/552;H01L23/31 |
代理公司: | 上海翼胜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8 | 代理人: | 翟羽 |
地址: | 中国台湾高雄***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半导体 封装 构造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封装构造,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可避免电磁干扰的半导体封装构造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今,半导体封装产业发展出各种不同型式的封装构造,以满足各种需求。一般的半导体封装构造是在一芯片的有源表面设置多个导电凸块,使有源表面通过导电凸块设置于一基板上,接着再从所述芯片侧边将底胶(under fill)填充于所述芯片与所述基板之间,以增强整体连接结构。
由于静电或是外部电磁波的影响会干扰半导体封装构造内部芯片的电子讯号,因此,半导体封装构造的外部通常会再设置一接地的金属盖(metal cap)以包围芯片的外侧及上侧,或是通过溅镀或电镀等的方式形成一金属镀膜来覆盖芯片的背面,以通过上述方式达到金属遮罩的效果,也称作电磁波遮蔽效应,可降低外界电荷、电磁波的影响。
然而,前述金属盖的材料成本高,且占据空间。若使用目前金属镀膜,由于金属镀膜是形成在底胶填入芯片与基板之间以后,为了接地,金属镀膜将不可避免的延伸覆盖于底胶上以便电性连接到基板上的接地电路。由于金属镀膜与底胶的材质迥异,热膨胀系数(CTE)不同,使得金属镀膜在底胶表面的附着力不佳,导致金属镀膜在冷热交替下容易出现裂痕甚至与底胶分离的情况,造成接地线路产生断路,因此电磁波遮蔽效果的可靠度不佳。
故,有必要提供一种半导体封装构造及其制造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半导体封装构造的制造方法,其在芯片单元设置于基板前先设置导电遮罩层,可解决现有技术因为导电遮罩层与底胶之间的附着力不佳导致导电遮罩层与底胶分离的技术问题。
为达成前述目的,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半导体封装构造的制造方法,所述半导体封装构造的制造方法包含下列步骤:S1:提供一晶圆;S2:于所述晶圆的一第一表面进行第一次切割,以形成数个切槽,所述切槽将所述晶圆分成数个芯片单元,所述芯片单元包含第一表面,背对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及位于切槽内的侧面;S3:形成一导电遮罩层于所述数个芯片单元上,以使所述导电遮罩层覆盖所述芯片单元的第一表面及侧面并填满所述切槽;S4:对应所述切槽的位置对所述导电遮罩层进行第二次切割;以及S5:于每一芯片单元未覆盖导电遮罩层的一第二表面形成一接地导线连接所述导电遮罩层。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半导体封装构造,其包含:一基板、一芯片单元、一底胶、一导电遮罩层及一接地导线。所述芯片单元包含第一表面,背对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及位于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之间的侧面,通过多个导电凸块设于所述基板的第二表面上,所述导电凸块连接所述芯片单元第二表面的一有源表面;所述底胶涂布于所述芯片单元与所述基板之间;所述导电遮罩层设置于所述芯片单元的第一表面及侧面,所述遮罩层用于覆盖所述芯片单元的一侧面的侧部具有一切割表面,所述切割表面比所述导电遮罩层的顶部的表面粗糙;以及所述接地导线连接于所述遮罩层的侧部与其中一所述导电凸块之间。
由于在底胶尚未设置的时候即完成遮罩层的设置,不需要附着于底胶上而通过导电凸块达到接地的目的,因此,本发明可解决现有技术因为导电遮罩层与底胶之间的附着力不佳导致导电遮罩层与底胶分离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半导体封装构造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芯片单元的设有导电凸块的有源表面的正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半导体封装构造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半导体封装构造的结构示意图。
图5A~5H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半导体封装构造的制造流程示意图。
图6A~6F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半导体封装构造的制造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发明上述目的、特征及优点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再者,本发明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发明,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
请参照图1所示,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半导体封装构造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所揭示的半导体封装构造包含一基板10、一芯片单元11、底胶12、一导电遮罩层13及一接地导线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月光半导体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日月光半导体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639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1-00 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半导体或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
H01L21-02 .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4 .非专门适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组的单个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导体器件之外的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的测试或测量
H01L21-67 .专门适用于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的装置;专门适合于在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晶片的装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固态组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集成电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