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益生菌酸奶粉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288766.5 申请日: 2012-08-15
公开(公告)号: CN102763726A 公开(公告)日: 2012-11-07
发明(设计)人: 张玉文 申请(专利权)人: 张玉文
主分类号: A23C9/123 分类号: A23C9/123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150030 黑龙*** 国省代码: 黑龙江;2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益生菌 酸奶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一)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益生菌酸奶粉,还涉及这种酸奶粉的制备方法。

(二)背景技术

近年来,益生菌的特殊生理活性通过发酵食品、微生态制剂等多种形式被广泛的进行研究。资料表明,抗生素在治疗肠炎、感染等疾病时,除杀死致病菌外,也破坏了肠道菌群的平衡,使消化、吸收受到干扰,产生腹泻,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摄入一定数量的有益微生物是改善肠道系统微生物菌群平衡和维持机体健康的重要途径。数据显示,当摄入的益生菌活菌数高于106cfu/mL时,益生菌对人体健康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早在公元前200年,印度、埃及和古希腊就有用有益于人体的乳酸菌制作发酵食品的记载;公元1008年,德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酸奶作坊;到16世纪中叶,发酵乳酪渐渐成为一些民族的传统食品。我国制作酸奶的历史也很悠久,后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记载了酸奶的做法。

对于现代人来说,酸奶已经不是一种罕见食品,早在90年代初就已经普及,经过20多年的发展,各种口味、各种乳酸菌发酵的酸奶琳琅满目,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乳制品之一。市售酸奶都是经过工业化发酵设备而生产的,工业搅拌设备的高剪切力,势必破坏酸奶的凝胶性,为保证产品良好的状态,多数酸奶生产企业在配料中按GB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有关规定添加增稠剂等食品添加剂,却忽视了酸奶的纯天然性;另外超市销售的酸奶由于物流原因,几乎没有一家超市可以见到当日生产的酸奶,多数都是产品标识日期三天后的酸奶,此时的酸奶中益生菌活性只有刚刚出罐酸奶益生菌活性的50%左右,产品的生物效应大打折扣,这是目前所有上市的各种酸奶无法避免的共性问题。

本发明针对当前酸奶的缺陷,研制开发一种家庭用益生菌酸奶粉,本发明产品在家庭使用方便,温水复溶后经过保温箱或酸奶机保温发酵5-7小时,再经冰箱后熟8小时即可食用,使用方法简便,产品口感良好,更主要的是不含任何食品添加剂,益生菌活性是市售酸奶的2倍以上。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益生菌酸奶粉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发明的产品采用这样的方法来制备的:

1.益生菌的选择及培养基的制备

A菌——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CICC6047(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 subsp.bulgaricus),培养基为:质量百分比为8%的脱脂奶粉溶液,经121℃灭菌20分钟冷却至30℃备用。

B菌——鼠李糖乳杆菌CICC22173(Lactobacillus rhamnosus),培养基为:酪蛋白胨10.0g,牛肉膏10.0g,酵母粉5.0g,葡萄糖5.0g,乙酸钠5.0g,柠檬酸二胺2.0g,Tween80 1.0g,K2HPO4 2.0g,MgSO4·7H2O 0.2g,MnSO4·H2O 0.05g,CaCO3 20.0g,蒸馏水1.0L,pH6.8,经121℃灭菌20分钟冷却至30℃备用。

C菌——副干酪乳杆菌CICC6230(Lactobacillus paracasei)培养基为:酪蛋白胨10.0g,牛肉膏10.0g,酵母粉5.0g,葡萄糖5.0g,乙酸钠5.0g,柠檬酸二胺2.0g,Tween801.0g,K2HPO4 2.0g,MgSO4·7H2O 0.2g,MnSO4·H2O 0.05g,CaCO3 20.0g,蒸馏水1.0L,pH6.8,经121℃灭菌20分钟冷却至30℃备用。

D菌——嗜热链球菌CICC20380(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培养基为:酵母浸膏7.5克,蛋白胨7.5克,葡萄糖10克,磷酸二氢钾2克,番茄汁100毫升,吐温80 0.5毫克,水900毫升,pH7.0,经121℃灭菌20分钟冷却至30℃备用。

2.复合益生菌发酵剂的制备过程

2.1原菌种活化

分别量取0.9%的生理盐水10mL于4只试管内,经121℃灭菌20分钟冷却至30℃,将4株益生菌安瓶内的冻干菌粉末在无菌状态下全部倒入0.9%的生理盐水中,震荡使其溶解,在30℃恒温箱中静止活化30分钟,备用。

2.2益生菌扩大培养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玉文,未经张玉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8876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