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固态酸奶的配方及其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39057.8 | 申请日: | 2011-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559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朱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宏 |
主分类号: | A23C9/137 | 分类号: | A23C9/137;A23C9/13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700 江苏省徐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态 酸奶 配方 及其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酸奶,具体是一种固态酸奶的配方及其工艺。
背景技术
近几年,一种杯装呈膏体状、要用勺子挖着吃的老酸奶迅速占领了锡城各大超市的乳制品柜台。蒙牛、伊利、光明等几家奶企巨头都先后推出了老酸奶,虽然价格比普通液态酸奶贵出一倍,但还是受到不少消费者的追捧。
发酵乳分为两种,一种是搅拌型,一种是凝固型。液体酸奶属于搅拌型,老酸奶属于凝固型。液态奶是先发酵再灌装,而老酸奶是先灌装再发酵。而对于老酸奶配料中的果胶、明胶等配料元素,业内人士表示这类物质通俗讲就是增稠剂,一般经过天然发酵的酸奶稠度没这么高,老酸奶之所以会呈现出固态膏状形式,是和添加了增稠剂有关。老酸奶与普通酸奶的区别:每100克成分中两者的蛋白质、脂肪含量几乎相同,只是老酸奶的能量、碳水化合物和钠的含量稍高,钙的含量略低。而通过对比配料表,可以看出老酸奶的配料中多了果胶、明胶等配料成分。现有固态酸奶的工艺较为复杂,成本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固态酸奶的配方及其工艺,制作工艺简单,节省成本。
本发明是以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固态酸奶的配方及其工艺,各组分及其所占的重量如下:
牛奶 800-930kg,
白砂糖 50-90kg,
增稠剂 3-11kg,
炼乳 10-100kg,
浓缩乳清蛋白 1-10kg,
果料 0-150kg,
直投菌种 100-200g;
按照上述原料,其具体工艺流程为:在牛奶中加入白砂糖、炼乳、浓缩乳清蛋白、增稠剂,经配料、均质、杀菌、冷却、接种、发酵、破乳、灌装、冷却成型、后熟制成。
其进一步是:果料产品在线添加。
所述的增稠剂包括重量比为:30%-80%的变性淀粉,20%-60%的海藻酸钠,10%-30%的单双三甘油硬脂酸酯,5%-30%的果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制作工艺简单,节省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固态酸奶的配方及其工艺,各组分及其所占的重量如下:
牛奶 800-930kg,
白砂糖 50-90kg,
增稠剂 3-11kg,
炼乳 10-100kg,
浓缩乳清蛋白 1-10kg,
果料 0-150kg,
直投菌种 100-200g;
按照上述原料,其具体工艺流程为:在牛奶中加入白砂糖、炼乳、浓缩乳清蛋白、增稠剂,经配料、均质、杀菌、冷却、接种、发酵、破乳、灌装、冷却成型、后熟制成。
实施例1
牛奶800kg,白砂糖50kg,增稠剂3kg,炼乳12kg,浓缩乳清蛋白2kg,果料5kg,直投菌种100g。
实施例2
牛奶860kg,白砂糖70kg,增稠剂6kg,炼乳50kg,浓缩乳清蛋白6kg,果料80kg,直投菌种150g。
实施例3
牛奶930kg,白砂糖90kg,增稠剂11kg,炼乳95kg,浓缩乳清蛋白10kg,果料150kg,直投菌种200g。
上述实施例中,果料产品在线添加,所述的增稠剂包括重量比为:30%-80%的变性淀粉,20%-60%的海藻酸钠,10%-30%的单双三甘油硬脂酸酯,5%-30%的果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宏,未经朱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3905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模具可移动式轮胎硫化机组
- 下一篇:一种密炼机混炼室拆卸工作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