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堆叠式芯片封装结构、芯片封装结构及其制程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29025.1 | 申请日: | 2007-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1890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06 |
发明(设计)人: | 李玉麟;翁国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月光半导体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5/00 | 分类号: | H01L25/00;H01L25/065;H01L23/488;H01L23/31;H01L21/50;H01L21/60;H01L21/56 |
代理公司: | 上海翼胜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翟羽 |
地址: | 台湾省高雄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堆叠 芯片 封装 结构 及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半导体元件封装结构(semiconductor device package)及其制程,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堆叠式(stacked type)芯片封装结构及其制程。
【背景技术】
在高度信息化社会的今天,多媒体应用的市场不断地急速扩张,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IC)封装技术也需配合电子装置的数字化、网络化、区域连接化以及使用人性化的趋势而发展。为了实现上述的要求,必须强化电子元件的高速处理化、多功能化、集成化、小型轻量化以及低价化等多方面的需求,于是集成电路封装技术也跟着向微型化、高密度化发展。除了现有常见的球栅阵列式封装(Ball Grid Array,BGA)、芯片比例封装(Chip-ScalePackage,CSP)、倒装芯片封装(Flip Chip package,F/C package)之外,近来更提出堆叠式的芯片封装技术,其通过堆叠多个芯片封装单元,以提高整体的封装密度。
图1为现有的一种堆叠式芯片封装结构的剖面示意图。请参照图1所示,现有的堆叠式芯片封装结构100包括第一封装单元110、第二封装单元120及多个焊球(solder ball)130,其中焊球130配置在第一封装单元110的芯片114的外围,用来连接第一封装单元110和第二封装单元120。然而,由于焊球130配置在芯片114外围,会占据线路基板112的可用面积,从而导致堆叠式芯片封装结构100的体积无法进一步缩小。此外,芯片114通过打线技术连接到线路基板112,且仅在线路基板112的局部区域上形成封胶118,以覆盖芯片114和导线116。这样,将不利于封胶模具的设计,也就是说封胶模具必须对应于封胶118的尺寸与位置进行设计,而无法共享于不同尺寸设计的封装单元的制程。
图2是现有的另一种堆叠式芯片封装结构的剖面示意图。请参照图2,堆叠式芯片封装结构200与图1的堆叠式芯片封装结构100类似,他们的差异处在于:堆叠式芯片封装结构200的第一封装单元210的封胶212是覆盖于整个线路基板216上,并暴露出多个配置在线路基板216上且围绕芯片218的焊球214。第二封装单元220固定在第一封装单元210上方,并透过焊球230及焊球214电性连接到第一封装单元210。
图2的封胶212覆盖在整个线路基板216上,这种设计有助于提高封胶模具的兼容率。然而,由于焊球214及焊球230仍然配置在芯片218的外围,同样占据了线路基板216的可用面积,限制了堆叠式芯片封装结构200的尺寸。
图3是现有的又一种堆叠式芯片封装结构的剖面示意图。请参照图3,在堆叠式芯片封装结构300中,改为在第一封装单元310上配置一线路基板312b,并使线路基板312b通过导线316电性连接到第一封装单元310的线路基板312a。此外,第二封装单元320通过多个焊球330连接到线路基板312b,以使第一封装单元310与第二封装单元320通过线路基板312b相互电性连接。此种设计可以解决需占用线路基板312a的空间来配置焊球的问题,但由于需形成特定形状的封胶318,以包覆导线316,并暴露出线路基板312b的表面,以供焊球330配置,因此同样会有封胶膜具无法共享的问题,而必须对应于封装单元的外型来设计不同的封胶膜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堆叠式芯片封装结构,用以改善前述现有芯片封装结构技术的缺点。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芯片封装结构,可应用于上述堆叠式芯片封装结构,以解决现有芯片封装结构技术的问题。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芯片封装结构的制程,用以制作上述芯片封装结构。
为实现上述或是其它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芯片封装结构,包括一承载器(carrier)、一芯片、一第一封胶、一布线元件(circuitdistribution device)、多个导电元件以及一第二封胶。承载器具有一承载面及相对的背面。芯片配置于承载面上,并电性连接到承载器。第一封胶设置在承载面上,并覆盖芯片。布线元件配置于第一封胶上,并电性连接至承载器,且在第一封胶表面上方提供多个接垫(ball pad)。导电元件分别配置于这些接垫上。第二封胶覆盖承载面,并包覆芯片、第一封胶、布线元件与导电元件,且暴露出导电元件的顶部。
本发明更提出一种堆叠式芯片封装结构,主要是以上述的芯片封装结构作为一封装结构单元,使其与另一封装结构单元相互堆叠而成。其中,两封装结构单元通过上述的导电元件与布线元件相互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月光半导体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日月光半导体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2902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折叠式汽车防滑器
- 下一篇:防旋转自锁骨折内固定器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