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1598841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一种自对准混合键合结构及其制作方法-CN201810808996.7有效
  • 葛星晨 - 上海集成电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 2018-07-23 - 2020-11-27 - H01L21/18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对准混合键合结构,包括具有梯形金属结构的自对准结构Ⅰ和具有倒梯形凹槽Ⅲ的自对准结构Ⅱ;所述自对准结构Ⅰ包括金属互连结构Ⅰ、位于金属互连结构Ⅰ上方的介质层以及梯形金属结构,自对准结构Ⅰ中的介质层包括位于金属互连层上方的凹槽Ⅰ,所述梯形金属结构位于所述凹槽的上方;所述自对准结构Ⅱ包括金属互连结构Ⅱ以及位于金属互连结构Ⅱ上的介质层,自对准结构Ⅱ中的介质层包括位于金属互连层上方的倒梯形凹槽Ⅲ,所述倒梯形凹槽Ⅲ贯穿上述介质层,且侧壁和底部依次沉积扩散阻挡层和金属
  • 一种对准混合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 [发明专利]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CN202110574709.2在审
  • 金吉松 -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北京)有限公司
  • 2021-05-26 - 2022-11-29 - H01L23/528
  • 一种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半导体结构包括:基底;介电层,位于基底上;多根金属互连线,位于介电层中,包括下层子互连线和上层子互连线,下层子互连线位于部分厚度的介电层中,上层子互连线位于下层子互连线顶部的剩余厚度的介电层中,下层子互连线和上层子互连线均沿第一方向延伸且沿第二方向平行排布,沿第一方向,在相邻金属互连线的断开位置处,下层子互连线和上层子互连线相邻设置。本发明下层子互连线与上层子互连线在基底表面的法线方向上位于不同高度位置处,因此,有利于减小工艺对金属互连线的头对头间距的限制,从而在确保工艺可靠性的同时,缩小金属互连线头对头的间距。
  • 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
  • [实用新型]互连衬底-CN202320444895.2有效
  • F·拉波特;J·洛佩 - 意法半导体(格勒诺布尔2)公司
  • 2023-03-10 - 2023-09-05 - H01L23/538
  • 本公开涉及互连衬底。一种互连衬底包括由至少一个电互连孔穿过的热机械支撑件。第一互连网络在热机械支撑件的第一表面上形成,并且第二互连网络在热机械支撑件的第二表面上形成。每个互连网络包括由至少一个金属轨道形成的互连级,至少一个金属过孔从该至少一个金属轨道延伸。至少一个金属轨道和至少一个金属过孔被嵌入绝缘体层中,使得至少一个金属过孔与绝缘体层的距离热机械支撑件最远的表面齐平。至少一个金属轨道从最后一个互连级的绝缘体层突出。金属过孔被配置为将两个相邻级电耦合在一起和/或将最后一级与至少一个突出金属轨道电耦合在一起。降低衬底变形和/或断裂的风险,同时在过孔、金属轨道等方面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 互连衬底
  • [发明专利]互连结构及其制造方法-CN202210942510.5在审
  • 何彩蓉;施伯铮;李资良 - 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2022-08-08 - 2023-07-25 - H01L21/768
  • 本文公开了互连结构及其制造方法。示例性方法包括:在第一层间电介质(ILD)层中形成第一互连开口,该第一互连开口暴露下面的导电特征(例如,源极/漏极、栅极、接触件、过孔或导线)。该方法包括在第一互连开口中形成第一金属接触件之前,对由第一ILD层形成的第一互连开口的侧壁进行氮化。该氮化将第一ILD层的一部分转化为含氮壳。第一金属接触件可以包括金属插塞和金属插塞与第一ILD层的含氮壳之间的电介质间隔件。该方法可以包括在第二ILD层中形成暴露第一金属接触件的第二互连开口以及在第二互连开口中形成第二金属接触件。
  • 互连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 [发明专利]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CN202111239904.6在审
  • 刘洋 - 长鑫存储技术有限公司
  • 2021-10-25 - 2022-03-01 - H01L23/538
  • 一种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所述半导体结构包括:基底;第一介质层,位于所述基底上,所述第一介质层包括第一互连孔;第一阻挡层,覆盖所述第一互连孔的内壁和底部;第一金属层,位于所述第一互连孔内;第二阻挡层,覆盖第一金属层的顶部表面的边缘区域;第二介质层,位于所述第一介质层上,所述第二介质层包括第二互连孔,第二互连孔暴露出所述第一金属层部分顶部表面,且所述第二互连孔底部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一互连孔顶部的尺寸;第三阻挡层,覆盖所述第二互连孔的侧壁,且所述第三阻挡层与所述第二阻挡层接触;第二金属层,位于所述第二互连孔内,且所述第二金属层与所述第一金属层直接接触。所述半导体结构的金属层之间的接触电阻减小。
  • 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
  • [发明专利]无孔隙金属互连结构及其形成方法-CN200410055814.1有效
  • 安正勋;李孝钟;李京泰;李敬雨;李守根;徐锋锡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2004-08-04 - 2005-02-16 - H01L23/52
  • 一种金属互连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一层间电介质层中的下部金属互连层。在第一层间电介质层和下部金属层图形上设置暴露出下部金属层图形的一部分表面的具有通路接触孔的金属间电介质层。在金属间电介质层上形成暴露出通路接触孔的具有沟槽的第二层间电介质层。在通路接触的纵向表面和第二下部金属互连层图形的露出表面上形成阻挡金属层。在阻挡金属层上设置第一上部金属互连层图形,从而填充通路接触孔和一部分沟槽。在第一金属互连层图形上设置空隙扩散阻挡层,以及在空隙扩散阻挡层上设置第二上部金属互连层图形以完全填充沟槽。
  • 孔隙金属互连结构及其形成方法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