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电子积累效应的鳍式EAFin-LDMOS器件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62550.8 | 申请日: | 2021-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973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发明(设计)人: | 陈伟中;黄元熙;黄垚;李顺;黄义;张红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29/78 | 分类号: | H01L29/78;H01L2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赵荣之 |
地址: | 400065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电子 积累 效应 eafin ldmos 器件 | ||
1.一种具有电子积累效应的鳍式EAFin-LDMOS器件,其特征在于,该器件分为:
1)器件上面部分,包括:栅氧化层(6)、栅氧化层(6)外侧部分和栅氧化层(6)内侧部分;
栅氧化层(6)外侧部分:从左至右依次是源极P+区(1)、源极N+区(2)、P-body(3)、漂移区(4)和漏极N+区(5);所述源极P+区(1)和源极N+区(2)位于整个器件的左上区域,被P-body(3)包围;P-body(3)的右侧与漂移区(4)的左侧接触;漏极N+区(5)位于整个器件的右上区域,左边和下边被漂移区(4)所包围;
栅氧化层(6)内侧部分:从左至右依次是栅极P+区(12)、栅极P-body(13)、控制结构的漂移区(9)、控制结构的漏极N+区(8)和控制结构的漏极P+区(7);所述栅极P+区(12)的右侧和栅极P-body(13)的左侧相接触;栅极P-body(13)的右侧和控制结构的漂移区(9)的左侧相接触;控制结构的漏极N+区(8)位于器件的右上区域,被控制结构的漂移区(9)所包围,同时控制结构的漏极N+区(8)的右上角也包围着控制结构的漏极P+区(7);
2)器件中间部分,由埋氧层(10)组成,位于器件上面部分之下,位于器件底部部分之上;
3)器件底部部分:由衬底(11)组成,位于器件上面部分之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鳍式EAFin-LDMOS器件,其特征在于,该器件还包括在漂移区(4)或控制结构的漂移区(9)增加P型区或超结P型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鳍式EAFin-LDMOS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栅氧化层(6)外侧部分还包括:表面栅氧化层(16),位于源极N+区(2)和漂移区(4)之间的P-body(3)的上表面,并连接栅极P+区(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鳍式EAFin-LDMOS器件,其特征在于,将控制结构的漏极P+区(7)延伸到栅氧化层(6)的外侧部分,形成漏极P+区(17),使得漏极N+区(5)与漏极P+区(17)直接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鳍式EAFin-LDMOS器件,其特征在于,该器件是N型LDMOS器件,能对应切换成P型LDMOS器件。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鳍式EAFin-LDMOS器件,其特征在于,该器件结构能将栅氧化层(6)的内侧部分与外侧部分结构调换,使得LDMOS器件结构位于栅氧化层(6)内侧,栅极控制结构位于栅氧化层(6)外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邮电大学,未经重庆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6255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