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TiN/Cu/Ni栅电极的GaN基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及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50328.7 | 申请日: | 2016-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4789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发明(设计)人: | 马晓华;郝跃;李晓彤;祝杰杰;杨凌;郑雪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29/423 | 分类号: | H01L29/423;H01L29/47;H01L21/336;H01L29/778 |
代理公司: | 陕西电子工业专利中心 61205 | 代理人: | 王品华;朱红星 |
地址: | 710071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tin cu ni 电极 gan 电子 迁移率 晶体管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TiN/Cu/Ni栅电极的GaN基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制作方法,主要解决现有同类器件成本高的问题。其制作过程为:在外延基片上制作源、漏电极和有源区电隔离,并生长SiN钝化层;在SiN钝化层上光刻并刻蚀栅槽区域;在栅槽和SiN钝化层上光刻栅电极区域,利用磁控溅射工艺依次淀积TiN肖特基接触层、Cu导电层和Ni保护层,剥离后形成TiN/Cu/Ni结构的栅电极;在栅电极和SiN钝化层上生长SiN保护层;在SiN保护层上光刻并刻蚀金属互联开孔区;在互联开孔区和SiN保护层上制作金属互联层,完成器件制作。本发明降低了栅极制作成本,提高了其可靠性,可用于制作高频大功率集成模块。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半导体器件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GaN基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可用于高频大功率集成模块。
背景技术
氮化物半导体材料GaN、AlN、InN及其合金是继第一代元素半导体材料Si、Ge和第二代化合物半导体材料GaAs、InP等之后的第三代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其具有直接带隙、禁带宽度宽且连续可调制范围大、击穿场强高、饱和电子漂移速度快、热导率高、抗辐照性能好的优点。随着科技和社会发展水平提高,第一、二代半导体材料无法满足更高频率、更高功率电子器件的需求,基于氮化物半导体材料的电子器件则可满足这一要求,大大提高了器件性能。GaN基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HEMT的结构能够最大限度发挥氮化物材料的优势,其与Si基横向扩散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和GaAs基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相比,具有异质结沟道二维电子气密度高、饱和电流和输出功率大、开关速度快、击穿电压高等优点,并能在高压、高温、辐照等恶劣环境中工作,在有源相控阵雷达、电子战系统、下一代移动通信、智能电网、4C产业等军民两用领域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栅电极的质量直接影响GaN基HEMT器件的性能,栅反向击穿电压决定着器件的工作电压和功率输出能力,栅漏电是低频噪声的主要来源,关断特性不佳将使器件产生额外功耗,其造成栅泄漏电流大和栅不稳定的问题,因此选择合适的栅极材料和结构,从而优化器件性能成为了研究者关注的焦点。
目前,GaN基HEMT器件中最常用的栅电极结构为Ni/Au/Ni,底层金属Ni功函数较高,能与势垒层形成较高的肖特基势垒高度,减少反向漏电。然而此结构中的Ni在高温下会与AlGaN势垒层发生反应,导致栅沉的问题。为了增加栅电极的导电性,在实际制作中Au层通常需要淀积200nm以上,由于Au价格昂贵,成本问题是GaN基HEMT商业化应用面临的挑战。寻找新的栅极材料以降低成本,优化栅极性能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点。
Cu价格低廉,而且导电性好,电阻率仅为1.7μΩcm,适合用做栅极材料。2003年,敖金平等人利用热蒸发工艺制作了GaN基Cu栅HEMT器件,栅极厚度为300nm,栅长为2μm,栅宽为50μm。测试表明栅电极接触电阻较低,在退火温度500℃,退火时间1h的条件下,栅仍保持着较高的热稳定性,肖特基特性和器件性能良好,且Cu没有发生向AlGaN层的扩散。在700℃退火后,Cu发生了扩散。参见文献Ao J P,Kubota N,Kikuta D,et al.Thermal stabilityinvestigation of copper‐gate AlGaN/GaN high electron mobility transistors[J].physica status solidi(c),2003(7):2376-2379.然而该结构由于没有保护层,Cu表面可能发生氧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503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蝶阀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蝶阀调节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