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辆底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34736.0 | 申请日: | 2014-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768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15 |
发明(设计)人: | 里达·巴库什;拉胡尔·阿罗拉;萨伊德·大卫·巴尔巴;郑质·詹姆斯;斯里尼瓦桑·顺达拉拉简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20 | 分类号: | B62D2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恒律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9 | 代理人: | 章社杲;孙征 |
地址: | 美国密歇根***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底部 结构 | ||
1.一种车辆底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架杆;
与所述支架杆间隔开并向内的电池;以及
跨越于所述电池和所述支架杆之间用于吸收侧向碰撞力的非侵入式支撑构件,所述支撑构件包括:
邻接所述电池的侧面区域的纵向段;以及
一对横向段,从所述纵向段上的间隔开的位置向外倾斜并邻近所述支架杆接合以形成封闭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底部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与所述支撑构件的上表面连接的用于支撑乘客的车辆地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底部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邻近所述支撑构件的所述一对横向段与所述支架杆连接的防撞元件,其中,所述防撞元件包括用于吸收所述侧向碰撞力的管状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底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杆包括沿着所述支架杆的长度延伸的具有C形横截面的内侧构件,并且所述支架杆的内侧构件连接在所述支撑构件与所述防撞元件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底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杆包括外侧构件,所述外侧构件与所述内侧构件对齐地延伸并与所述内侧构件连接以包围所述防撞元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底部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包围所述电池的上部的保护外壳,其中,所述支撑构件的纵向段与所述保护外壳连接,并且所述支撑构件的纵向段和横向段形成环形。
7.一种车辆底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对纵向支架杆;
间隔设置在所述纵向支架杆之间的通道;以及
跨越于所述通道和其中一个所述纵向支架杆之间的非侵入式支撑构件,所述支撑构件具有包围了封闭区域且可朝向所述封闭区域变形以防止侧向碰撞力损坏所述通道的环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底部结构,其特征在于,与所述支撑构件连接的所述纵向支架杆包括内部空间和连接在所述内部空间内以邻近所述支撑构件对所述纵向支架杆进行加固的防撞元件。
9.一种车辆底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纵向延伸的第一支架杆和第二支架杆;
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杆和所述第二支架杆之间的外壳;
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电池;
跨越于所述外壳和所述第一支架杆之间的第一对支撑构件;以及
跨越于所述外壳和所述第二支架杆之间的第二对支撑构件,其中,所述第一对支撑构件和所述第二对支撑构件各自包括具有用于吸收侧向碰撞力的中心开口的单独的环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底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括设置在所述外壳的通道区域内的纵向部分和从所述纵向部的相反两侧正交延伸出以形成十字形的横向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特环球技术公司,未经福特环球技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3473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