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硅单晶片的二氧化硅薄膜的剥离装置及其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105734.7 申请日: 2012-04-11
公开(公告)号: CN102623332A 公开(公告)日: 2012-08-01
发明(设计)人: 张世波;徐国科;田达晰;邵成波;唐雪林;王海滨;陈健;厉惠宏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金瑞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H01L21/316 分类号: H01L21/316;H01L21/3105
代理公司: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3 代理人: 宋缨;孙健
地址: 315800 浙江***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晶片 二氧化硅 薄膜 剥离 装置 及其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硅单晶片的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硅单晶片的二氧化硅薄膜的剥离装置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硅外延材料是半导体集成电路产业的关键基础材料,在半导体外延薄膜生产过程中,为了避免重掺杂的硅材料衬底带来的自掺杂导致外延层电阻率失控的问题,就必须通过使用一层二氧化硅背封层封住硅单晶片背面来杜绝外延过程的自掺杂的产生。而外延生长过程特别是厚外延的生长过程中,由于生长工艺和加工外延炉子的原因(主要是HCL、TCS等气体引起的)会在硅单晶片背面的二氧化硅薄膜层的边缘沉积大量的块状多晶,这种现象会在后续加工过程中引起光刻不良,严重的甚至在外延生长过程中使硅单晶片跟基座紧紧地粘在一起导致外延过程中的硅单晶片破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把硅单晶片背面的二氧化硅背封层的边缘剥除一圈,使硅单晶片和二氧化硅背封层形成类似台阶的高度差。同时,考虑平衡由于各类不同衬底的外延片的自掺杂问题和硅单晶片的背面的多晶问题,这就要求加工技术能适应不同宽度的边缘剥离。 

目前国外有使用大型设备进行剥离的,但是对国内小规模生产或者研发单位的使用存在以下不足:1、设备昂贵,往往进口一套设备需要几十万美元;2、设备对于不同要求的硅单晶片需要另行采购部件(主要是用来限定边缘剥离形状和尺寸的部件),动辄上千美元,并且需要不断地向国外采购更换;3、对氢氟酸的耗用大,不易重复使用。 

另外几种方式: 

其一:片盒里的硅单晶片在沾有氢氟酸的辊子上转动,使得边缘的二氧化硅薄膜层被氢氟酸腐蚀去除,此种方法去除的边缘不整齐,偏差大,外观较差; 

其二:在背封面贴一层塑料薄膜,其膜直径小于硅单晶片直径,使要去除的边缘裸露,然后在氢氟酸中漂洗2分钟左右,使边缘氧化膜去除,然后在70度的热水中将塑料薄膜煮掉,这种膜目前国内没有办法生产的,需要进口。这种方法外观漂亮,但工序繁多,精度不高,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硅单晶片的二氧化硅薄膜的剥离装置及其方法,装置结构简单,操作容易,能解决多数量、不同形状要求的二氧化硅薄膜的边缘剥离。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硅单晶片的二氧化硅薄膜的剥离装置,包括软膜、夹具和氢氟酸溶液槽,所述的软膜与硅单晶片相互叠加放置在夹具中部的空腔内并夹紧,所述的夹具放置在充满了氢氟酸的氢氟酸溶液槽内并完全浸入氢氟酸中,所述的夹具的下端、氢氟酸溶液槽的底部放置有底部支撑块。 

所述的夹具包括上顶板、下底板、导柱和夹紧把手,所述的上顶板和下底板之间通过若干根导柱连接,所述的夹紧把手的下端穿过上顶板与压板相连,所述的夹紧把手与上顶板之间螺纹连接,所述的下底板的上侧放置有挡块。 

所述的下底板上一侧安装有夹具参考平面固定结构,所述的夹具参考平面固定结构的中部有一段突出卡入挡块一侧的凹槽中 

所述的夹具的尺寸与需要剥离的硅单晶片的尺寸相配。 

所述软膜由耐腐蚀材料制成,所述的软膜可以为单面台阶模或双面台阶模,所述的台阶的高度为0.1~0.7mm,台阶离边缘的宽度为0~2.5mm。 

所述的软膜的形状尺寸与需要剥离的硅单晶片的形状相配。 

所述的软膜的非剥离的一面胶合一块形状尺寸与软膜相同的耐腐蚀塑料薄片 

一种使用硅单晶片的二氧化硅薄膜的剥离装置的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 

(a)按所需要剥离的硅单晶片的二氧化硅背封层的形状、尺寸和对应的硅单晶片的形状、尺寸,将特殊规格、形状的耐腐蚀材质的软膜加工出对应的形状和尺寸; 

(b)将软膜和硅单晶片无缝叠加在一起放入夹具中将其夹紧; 

(c)将夹具缓缓浸没在充满氢氟酸的氢氟酸溶液槽中,使氢氟酸与硅单晶片背面的二氧化硅背封层边缘需要去除的二氧化硅薄膜快速发生反应并去除部分二氧化硅薄膜,从而起到边缘剥离的效果; 

(d)经过一定的时间后将夹具取出夹具,用纯水对二氧化硅背封层进行冲洗,洗掉表面的氢氟酸; 

(e)将硅单晶片从夹具中取出来,分离软膜,然后将硅单晶片甩干。 

有益效果

本发明涉及一种硅单晶片的二氧化硅薄膜的剥离装置及其方法,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运行成本小,对氢氟酸可以长时间使用,有利于环保,适用于不同形状要求的二氧化硅薄膜的边缘剥离,适用于整成的大规模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解决了研发需要 和多种规格剥离引起的大批量不必要的费用投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金瑞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金瑞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057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铁电薄膜形成用组合物及其制造方法-201480020867.1
  • 土井利浩;樱井英章;曽山信幸 - 三菱综合材料株式会社
  • 2014-05-14 - 2019-08-16 - H01L21/316
  • 本发明提供一种铁电薄膜形成用组合物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的铁电薄膜形成用组合物是通过预烧工序及烧成工序来调整成膜的杨氏模量,且即使每一次的涂膜较厚,烧成时也几乎不发生龟裂而能够获得结晶性较高的薄膜,从而可减少涂膜次数而提高薄膜的制造效率。通过使用铁电薄膜形成用组合物,即使每一次的涂膜较厚,烧成时也几乎不发生龟裂而形成结晶性较高的薄膜,所述铁电薄膜形成用组合物的特征在于,该铁电薄膜形成用组合物是包含铁电薄膜的前驱体、溶剂及反应控制物质,且通过涂膜的预烧及烧成来形成铁电薄膜的组合物,上述反应控制物质的含量是在200℃~300℃的预烧阶段中成膜的杨氏模量为42GPa以下且在400℃~500℃的烧成阶段中成膜的杨氏模量成为55GPa以上的量。
  • 半导体装置-201580022823.7
  • 根岸哲;寺井护;山本圭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2015-03-17 - 2019-06-18 - H01L21/316
  • 具备:半导体元件(5),具有半导体基板(1)、形成于半导体基板(1)的正面(1A)且具有开口部的绝缘膜(2)以及在半导体基板(1)的正面(1A)上在开口部内形成的电极(3);以及第1保护膜(9),被设置成覆盖半导体元件(5),绝缘膜(2)的膜厚(W1)是半导体基板的厚度(W2)的1/500以上且4μm以下,绝缘膜的每单位膜厚的压缩应力是100MPa/μm以上。
  • 控制BPSG膜的回流行为及其制作的器件-201610046527.7
  • J·斯泰恩布伦纳;H·霍弗;H·休特;R·K·乔施;M·卡恩;M·珀尔齐尔;H·舍恩赫尔 - 英飞凌科技奥地利有限公司
  • 2016-01-22 - 2019-05-03 - H01L21/316
  • 本发明涉及控制BPSG膜的回流行为及其制作的器件。一种沉积绝缘层的方法包括通过使用处于第一流率的硅源和处于第二流率的掺杂剂源沉积硅酸盐玻璃层而在特征的侧壁之上执行一次沉积。掺杂剂源的流量与硅源的流量的比值是第一比值。方法进一步包括通过增加相对于掺杂剂源的流量的硅源的流量在特征的侧壁之上执行二次沉积。掺杂剂源的流量与硅源的流量的比值是低于第一比值的第二比值,并且在执行二次沉积之后停止硅源的流量。在停止硅源的流量之后执行回流工艺。在回流工艺之后,特征的侧壁之上的硅酸盐玻璃的层的厚度的变化在1%到20%之间。
  • 一种晶片生长装置及方法-201410105926.7
  • 范建国;沈建飞 -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 2014-03-20 - 2019-04-23 - H01L21/316
  • 本发明提供一种晶片生长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一炉管;一晶舟,置于所述炉管中;第一晶片组,其中的晶片的背面沉积氮化硅层;第二晶片组,靠近所述第一晶片组,其中的晶片的背面沉积氧化硅层;多个控片,分别置于所述晶舟的上部、中部和下部;多个挡片,包括侧挡片和附加挡片,所述侧挡片分别置于所述第一控片的上部和所述第三控片的下部,所述附加挡片将所述第一晶片组和所述第二晶片组隔开,并置于所述第三控片的上部。本发明在实现带有氮化硅的晶片和普通氧化硅晶片混合制程同时进行的同时提高了晶片可靠性测试的结果和晶片的良品率。
  • 用于填充间隙的方法和设备-201780044443.2
  • V·珀尔;W·科内鹏;B·琼布罗德;D·皮尔勒;G·范德尔斯达;铃木俊哉 - ASMIP控股有限公司
  • 2017-07-14 - 2019-04-16 - H01L21/316
  • 提供一种通过在反应室中提供基底并进行以下操作来填充一个或多个间隙的方法:以第一剂量将第一反应物引入到所述基底上,由此在第一区域上由所述第一反应物形成不超过约一个单层;以第二剂量将第二反应物引入到所述基底上,由此在表面的第二区域上由所述第二反应物形成不超过约一个单层,其中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区域在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反应物发生反应的重叠区域中重叠,并留下其中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区域不重叠的初始未反应区域;及以第三剂量将第三反应物引入到所述基底上,所述第三反应物与残留的在所述初始未反应区域上的所述第一或第二反应物发生反应。
  • 沟槽型半导体器件及其制作方法-201410820014.8
  • 何云;焦伟 - 华润微电子(重庆)有限公司
  • 2014-12-25 - 2019-03-12 - H01L21/316
  • 本发明提供一种沟槽型半导体器件及其制作方法,包括:1)提供半导体衬底,半导体衬底上形成有外延层;在外延层内形成沟槽;2)形成第一氧化层;3)形成屏蔽电极;4)形成厚度均匀的第二氧化层及隔离氧化层;5)沉积第二多晶硅作为栅电极。使用超低温高掺杂多晶硅来做屏蔽电极,并通过直接氧化所述屏蔽电极形成隔离氧化层,可使得屏蔽电极氧化速率大于沟槽侧壁的氧化速率,这样在不改变栅氧厚度的前提下,可以显著提高所述隔离氧化层与所述第二氧化层的比例,使得二者的比例可以达到2以上,进而使得器件具有耐压高、漏电小的特性,大大提高了器件的性能。
  • 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衬底处理装置及程序-201680085630.0
  • 堀田英树;寺崎昌人 - 株式会社国际电气
  • 2016-09-20 - 2019-01-04 - H01L21/316
  • 抑制反应气体对基底带来的不良影响。包括:通过对衬底供给原料气体而在衬底上形成无定形状态的晶种层的工序;通过对晶种层进行热处理而使晶种层多晶化的工序;和,通过将下述循环实施规定次数而在经多晶化的晶种层上形成氧化膜、并且将经多晶化的上述晶种层氧化的工序,所述循环为非同时地实施对衬底供给原料气体的工序、和对衬底供给含氧气体及含氢气体的工序。
  • 图案化方法-201510295058.8
  • 王子嵩 - 力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15-06-02 - 2018-10-26 - H01L21/316
  • 本发明公开一种图案化方法。提供材料层。在材料层上形成依序包括第一掩模层与第一光致抗蚀剂层的多个掩模结构。在材料层上共形地形成覆盖掩模结构的第二掩模层。在掩模结构间形成第一牺牲层。移除部分第二掩模层而暴露第一光致抗蚀剂层,以于掩模结构间形成第一U型掩模层。移除第一光致抗蚀剂层与第一牺牲层。在材料层上共形地形成具有第一表面与低于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的第三掩模层。在第三掩模层的第二表面上形成第二牺牲层。移除部分第三掩模层而暴露第一U型掩模层的突出部,以形成第二U型掩模层。以第二U型掩模层的突出部为掩模,对材料层图案化。
  • 介电薄膜的后处理方法、互连层及半导体器件-201410127765.1
  • 邓浩 -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 2014-03-31 - 2018-10-23 - H01L21/316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介电薄膜的后处理方法、互连层及半导体器件。其中,该后处理方法包括:氧化处理介电薄膜,以在介电薄膜中渗透形成氧离子;以及UV照射含有氧离子的介电薄膜。该方法中,采用氧化处理介电薄膜以在介电薄膜中渗透氧离子,然后采用UV照射含有氧离子的介电薄膜,以提供能量使得氧与介电薄膜中的悬挂键等缺陷(例如Si悬挂键)发生反应,从而减少了介电薄膜中的缺陷。
  • 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以及玻璃覆盖膜形成装置-201480075169.1
  • 长濑真一;小笠原淳;伊东浩二 - 新电元工业株式会社
  • 2014-11-13 - 2018-09-18 - H01L21/316
  • 本发明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包括:玻璃覆盖膜形成工序,在第一电极板14和第二电极板16之间设置具有直径比半导体晶片W的直径小的开口的换装电极板18,同时,在环状电极板18和第二电极板16之间配置半导体晶片W,在向环状电极板18外加低于第二电极板16的电位的状态下,在玻璃覆盖膜形成预定面形成玻璃覆盖膜。根据本发明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作为半导体晶片,即使使用在玻璃覆盖膜形成预定面已形成底层绝缘膜的半导体晶片来进行玻璃覆盖膜形成工序,也可以抑制在半导体晶片外周部的玻璃微粒的覆盖效率的低下,因此,能够以高的生产效率制造可靠性高的半导体装置。
  • 二氧化硅薄膜及其制备方法-201810162624.1
  • 阮勇;尤政;魏启鹏;刘通 - 清华大学
  • 2018-02-26 - 2018-09-04 - H01L21/316
  • 本发明涉及二氧化硅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包括:提供一基底;将所述基底置于反应腔室内,向所述反应腔室通入反应气体;以及通过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法在所述基底上进行沉积得到二氧化硅薄膜;其中,所述反应气体包括硅源和氧源,所述硅源的通入流量为1500标准毫升/分钟~2000标准毫升/分钟,所述氧源的通入流量为1200标准毫升/分钟~2000标准毫升/分钟,所述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法中的沉积温度为250℃~350℃,射频的高频功率为200W~450W。该方法具有沉积速率快、沉积温度低的优点,同时,采用该制备方法得到的二氧化硅薄膜的本征应力为‑120MPa~‑40MPa。
  • 一种解决HDP PSG制程厚度均一性持续跳高的方法-201610109837.9
  • 吴以赢;侯多源;王科;韩晓刚;陈建维 - 上海华力微电子有限公司
  • 2016-02-29 - 2018-08-28 - H01L21/316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解决HDP PSG制程厚度均一性持续跳高的方法,通过优化腔体清洁中隔离片与电子吸附装置表面的相对位置,在整个腔体清洁过程中使隔离片覆盖在电子吸附装置表面,防止了副产物在电子吸附装置边缘表面微孔吸附过程的发生,同时,还可配合氧气等离子对电子吸附装置表面进行更彻底的处理,可有效抑制整个电子吸附装置保养周期内晶圆厚度均一性不断变差的趋势,使得厚度均一性得到大幅改善,从而提高了产品的良率与稳定性、可靠性。
  • 沟槽型功率器件中沟槽底部的厚氧化层的制备方法-201410465844.3
  • 张怡 - 上海华虹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
  • 2014-09-12 - 2018-07-20 - H01L21/316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沟槽型功率器件中沟槽底部的厚氧化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具有外延生长层的衬底结构;在所述外延生长层上形成沟槽;沿所述沟槽的上边沿表面、侧壁、底部沉积等离子加强的四乙基硅酸脂,以形成第一层氧化层;沿所述第一层氧化层沉积掺硼和磷的二氧化硅,以形成第二层氧化层;回流所述第二氧化层;去除所述沟槽的上边沿的第二氧化层和第一氧化层;去除所述沟槽的侧壁内的一部分第一氧化层和第二氧化层,保留沟槽的底部及底部向上的侧壁内的一部分第一氧化层和第二氧化层,以在所述沟槽的底部形成厚氧化层。本发明能够快速制备绝缘性能更好的厚氧化层。
  • PNbZT薄膜的制造方法-201480041141.6
  • 土井利浩;樱井英章;曽山信幸 - 三菱综合材料株式会社
  • 2014-08-27 - 2018-07-06 - H01L21/316
  • 本发明提供一种膜中的各组成大致均匀,且压电特性及介电特性较高的PNbZT薄膜的制造方法。本发明的PNbZT薄膜的制造方法,其包含如下工序:准备满足组成式PbzNbxZryTi1‑yO3且锆及钛的浓度比Zr/Ti不同的多种溶胶‑凝胶液,其中,0<x≤0.05、0.40≤y≤0.60及1.05≤z≤1.25;以浓度比Zr/Ti阶段性变小的方式从多种溶胶‑凝胶液中选择规定的溶胶‑凝胶液,在基板上将溶胶‑凝胶液的涂布及临时烧结重复进行两次以上,由此在基板(12)上层叠浓度比Zr/Ti阶段性变小的两层以上的临时烧结膜(11a~11c);及将多个临时烧结膜(11a~11c)一并烧成,由此得到单一的PNbZT薄膜(11)的工序。
  • 一种消除晶圆氧化膜上微粒的方法及其氧化膜-201410274037.3
  • 吴大强 - 无锡华润上华科技有限公司
  • 2014-06-18 - 2018-05-04 - H01L21/316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除晶圆氧化膜上微粒的方法及其氧化膜,其方法包括反应气体从气体喷头进入工艺腔体内,获得激活能形成等离子体,发生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淀积并在晶圆表面淀积氧化膜,所述气体喷头与所述晶圆之间的间距为270mil~330mil。本发明通过研究发现,产品上存在的微粒(tiny particle)会有导致孔刻不通的风险,会导致产品优良率降低。本发明通过控制气体喷头与晶圆之间的间距(spacing)在合理范围内,可消除这种微粒(tiny particle),提升了产品的优良率。
  • 改善磷硅玻璃中磷分布均匀性的方法-201510369420.1
  • 刘涛;金懿;徐伯山 - 上海华力微电子有限公司
  • 2015-06-29 - 2018-04-06 - H01L21/316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善磷硅玻璃中磷分布均匀性的方法,在晶圆表面制备磷硅玻璃之前,对静电吸盘进行两次清扫工艺,第一次清扫工艺为常规的清洁工艺;由于常规清洁工艺不能有效去除静电吸盘边缘的工艺副产物,所以,采用第二次清扫工艺有针对性的去除静电吸盘边缘的工艺副产物,减小了后续在静电吸盘中间和边缘所形成的磷硅玻璃中磷度差异,从而形成磷分布均匀的磷硅玻璃。
  • 一种激光诱导热生长氧化硅的方法-201410093052.8
  • 金滕滕;张先明;丁敬秀 -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 2014-03-13 - 2018-02-06 - H01L21/316
  • 本发明提供一种激光诱导热生长氧化硅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采用激光照射无定形硅制备氧化硅的步骤。所述方法适用于晶圆背后感光技术制程。所述晶圆背后感光技术制程包括提供器件晶圆和支撑晶圆;在所述器件晶圆表面上依次形成等离子沉积氧化硅层和无定形硅层;进行化学机械平坦化步骤,以去除部分无定形硅层;执行激光照射步骤;执行热键合步骤。根据本发明的制造工艺在BSI器件晶圆键合面上采用激光诱导氧化方式热生长氧化硅层,能有效避免器件晶圆热损伤缺陷的产生,生成氧化物的致密性高,可提高键合强度。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