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转向装置及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96243.0 | 申请日: | 2012-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591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徐加凌;唐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5/06 | 分类号: | B62D5/06;B62D5/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黄德海 |
地址: | 10220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转向 装置 控制 方法 | ||
1.一种车辆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转向操纵机构;
转向助力机构,所述转向助力机构与所述转向操纵机构连接;
转向传动机构,所述转向传动机构与所述转向助力机构和车辆的车轮相连;以及
双向作用气缸,所述双向作用气缸具有第一腔和第二腔,所述双向作用气缸与所述转向传动机构连接,以在所述转向助力机构工作时随动所述转向传动机构且在所述转向助力机构停止工作时通过驱动所述转向传动机构动作使所述车轮转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通气路,所述连通气路连接在所述第一和第二腔之间以在所述转向助力机构工作时连通所述第一和第二腔且在所述转向助力机构停止工作时断开所述第一和第二腔的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通路上设有用于控制所述连通通路导通和断开的电磁阀。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在所述连通通路断开所述第一和第二腔的连通时向所述第一和第二腔之一内供气的储气罐。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传动机构包括:
直拉杆,所述直拉杆的第一端与所述转向助力机构可枢转地连接;
摇臂,所述摇臂的第一端可枢转地与所述直拉杆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摇臂的第二端与所述车辆的车架可枢转相连;
转向直拉杆,所述转向直拉杆的第一端与所述摇臂的第二端可枢转连接;以及
转向节臂,所述转向节臂与所述转向直拉杆的第二端可枢转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作用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摇臂的所述第二端连接且所述双向作用气缸的缸筒安装在所述车辆的车架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摇臂包括第一摇臂和第二摇臂,所述第一摇臂与所述第二摇臂通过连杆连接,所述双向作用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第二摇臂连接。
8.一种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转向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判断转向助力机构是否工作;
如果转向助力机构工作则连通所述双向作用气缸的第一和第二腔;
如果转向助力机构停止工作,断开所述第一和第二腔且向所述第一和第二腔之一内供气,以便所述双向作用气缸通过驱动所述转向传动机构使车轮转向。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转向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腔之间通过电磁阀控制的连通通路连通或断开。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转向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储气罐向所述第一和第二腔之一内供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9624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方位水平姿态爬楼机器人及零半径转向、爬楼方法
- 下一篇:一种折叠童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