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2935187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一种全齿齿轮的蜗杆砂轮磨削方法-CN202310497035.X在审
  • 李国龙;王梓宇;何坤;蒲峙杉;张博峰;宁行 - 重庆大学
  • 2023-05-05 - 2023-08-01 - B23F5/04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齿齿轮的蜗杆砂轮磨削方法,属于齿轮加工技术领域,通过主动改变磨削运动轨迹以达到齿向,通过主动设计金刚滚轮廓达到齿形,两者相结合以达到齿轮全齿主动任意,根据法向矢量叠加的形式对齿向齿轮复杂齿进行定义,结合微分近似原理推导量和运动轴补偿量之间的关系从而提出左右齿同向原理和左右齿反向原理,在此基础上推导任意量拆分原理,从而确定最终各调整轴的运动补偿量,实现对左右齿面的非对称齿向,同时通过齿轮齿方程反解啮合方程求得蜗杆砂轮螺旋,截取其法截面求得母线方程,由此设计成形金刚滚轮廓参数,从而实现齿轮齿形,两者相结合达到齿轮全齿主动任意的目的。
  • 一种全齿面修形面齿轮蜗杆砂轮磨削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转向器变速比齿条的齿方法-CN202010473720.5在审
  • 韩星会;华林;郑方焱;徐曼 - 武汉理工大学
  • 2020-05-29 - 2020-09-18 - G06F30/17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转向器变速比齿条的齿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得理论产轮齿方程;S2、获得理论产轮齿轮齿任意位置对应两点之间的偏移量方程;S3、根据变速比齿条在不同传动工况下的瞬时接触线长度和接触点轨迹确定参数;S4、根据理论产轮齿轮齿量,获得轮齿面的极角方程;S5、根据理论产轮齿方程和轮齿极角方程,获得后的变速比齿条齿方程。本发明基于变速比齿轮齿条传动特性提出了一种新的利用产的变速比齿条齿方法,解决了插齿刀方法无法实现变速比齿条的问题,后的变速比齿条具有良好的传动性能和接触性能等优点。
  • 一种转向器速比齿条齿面修形方法
  • [发明专利]齿轮车齿的齿方法-CN202011515964.1有效
  • 郑方焱;韩星会;华林 - 武汉理工大学
  • 2020-12-21 - 2023-09-05 - B23F19/00
  • 本发明涉及一种齿轮车齿的齿方法,包括螺旋角、齿宽或刀倾;螺旋角通过改变加工过程中的进给方向,即改变真实齿面的螺旋角来实现齿面的修正;齿宽通过改变加工过程中齿宽的深度来实现齿面的,此时刀具切削深度随着进给改变,理论刀具的分度圆半径发生变化;刀倾通过使加工过程中刀具相对齿轮倾斜来改变齿几何形状,刀具的真实分度圆半径和垂直刀位随刀具倾斜发生改变。本发明通过齿使加工的齿能与小轮正确的啮合,消除由于加工和安装偏置距不同所带来的误差,使加工的齿轮能和标准的圆柱齿轮正确啮合。
  • 齿轮齿面修形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提高重载尼曼蜗轮副使用寿命的方法-CN202210684256.3在审
  • 孙全平;冯屹;吴海兵;王昆 - 淮阴工学院
  • 2022-06-16 - 2022-09-20 - F16H55/08
  • 一种提高重载尼曼蜗轮副使用寿命的方法,包括步骤:步骤1:利用UG软件对尼曼蜗轮副进行三维建模;步骤2:利用ANSYS软件对建立的尼曼蜗轮副三维模型进行动态接触分析,得到蜗轮齿接触区;步骤3:根据蜗轮齿接触区确定蜗轮齿区域;步骤4:根据齿接触区的位置和大小,结合公式推导出相应的曲线以及具体量;步骤5:对第一段区域进行全齿廓;步骤6:确定尼曼蜗轮副啮合线位置,对第二段区域进行局部齿廓;步骤7:对第三段区域进行局部齿廓;步骤8:将后的尼曼蜗轮副跟未的轮齿进行数据比较。本发明能改善齿啮合性能,降低尼曼蜗轮副传动时的表面温度,增加尼曼蜗轮副的使用寿命。
  • 一种提高重载蜗轮使用寿命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实测载荷谱的弧齿锥齿轮齿面的方法-CN201410274581.8有效
  • 杜万里;张祖智;刘越;郭婷;马贵叶;戈红霞 -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 2014-06-19 - 2017-02-15 - G06F17/50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实测载荷谱的弧齿锥齿轮齿面的方法,属于机械设计技术领域。该方法根据实测载荷谱,经过统计分析获得载荷分布,进而根据弧齿锥齿轮加载接触分析获得齿应力分布,通过应力‑强度干涉原理建立以齿接触失效概率为准则的评价模型,采用某种多维变量优化方法进行迭代计算,求解失效概率最小的弧齿齿与现有方案相比,本发明综合考虑了载荷大小和循环次数对齿的影响,将以往名义载荷下的定性评价、考虑单一因素的基于经验的齿方法,改进到针对实测载荷谱下的定量评价、考虑多因素的齿及迭代优化方法经试验证明,采用该方法获得的齿可有效提高弧齿锥齿轮的可靠性和承载能力。
  • 一种基于实测载荷弧齿锥齿轮修形齿面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考虑重合度的渐开线齿轮齿设计方法-CN202210936267.6在审
  • 贾超;程洪业;肖健明;贺庆拓 - 福州大学
  • 2022-08-05 - 2022-11-01 - G06F30/17
  •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重合度的渐开线齿轮齿设计方法。其核心在于基于齿轮副承载传动误差设计几何传动误差,实现承载齿轮副在传动过程中齿能够精确补偿承载变形;采用粒子群(PSO)算法,以后与前承载传动误差波动幅值(PPTE)的比值最小为优化目标,得到齿最优量,可实现齿轮PPTE几乎为零(小于0.01角秒);为减小齿轮副误差敏感性,可同时对齿轮进行齿向,改善齿载荷分布,避免边缘接触,最终实现齿轮传动减振降噪、提高承载。本发明方法旨在通过考虑齿轮副在传动过程中不同啮合区域之间轮齿承载变形的差异,通过齿有效补偿承载变形,为齿轮传动减振降噪、提高承载,提供了一种新的齿设计方法。
  • 一种考虑合度渐开线齿轮齿面修形设计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线接触弧齿锥齿轮方法-CN202110769068.6有效
  • 孙月海;李舒文 - 天津大学
  • 2021-07-07 - 2022-06-07 - G06F30/17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线接触弧齿锥齿轮方法,主要包括:建立线接触弧齿锥齿轮数学模型;确定大小轮加工方法,确定弧齿锥齿轮几何参数,基于微分几何和齿轮啮合原理,得到大轮加工齿和小轮加工齿方程;建立安装误差下线接触弧齿锥齿轮有限元模型,提取齿接触应力、弹性变形;采用四阶传动误差齿修正方法对小轮齿沿接触迹线;小轮齿在沿接触迹线的基础上进行全齿,包括对特征点,对特征点拟合、插值进行齿其余点。本发明的齿轮方法可缓解边缘效应,降低齿接触应力及其对安装误差的敏感度,提高运算效率。
  • 一种接触弧齿锥齿轮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高速列车车轮踏评估及镟预测方法-CN202211540946.8有效
  • 肖乾;杨逸航;高雪山;胡伟豪;李东哲;昌超 - 华东交通大学
  • 2022-12-02 - 2023-06-20 - G01B21/20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速列车车轮踏评估及镟预测方法,具体包括:使用车轮踏测量仪,每间隔一定角度测量一个车轮踏,完成单个车轮踏的测量;根据单个车轮踏获取单个车轮的踏得分;根据单个车轮踏得分获取单节和整辆列车车轮踏得分,并根据单节和整辆列车车轮踏得分划分单节和整辆列车踏的状态等级,当状态等级为B和C等级,则构建单节和整辆列车车轮踏预测模型对镟时间进行预测,提前做好车轮镟计划,本发明通根据预测模型合理制定车轮镟计划,将车轮计划向状态转变,避免产生因为轮轨关系不合理而导致的抖晃车问题。
  • 一种高速列车车轮踏面廓形评估预测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渐开线直齿锥齿轮齿端及参数化建模方法-CN201610035683.3有效
  • 华林;谢重阳;熊小双;兰箭 - 武汉理工大学
  • 2016-01-19 - 2019-05-24 - G06F17/50
  • 本发明涉及一种渐开线直齿锥齿轮齿端及参数化建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对未的渐开线直齿锥齿轮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到各关键啮合位置的齿轮周向位移差值以及齿等效接触应力分布图;S2、以所述齿轮周向位移差值为基础,确定齿端量,以齿等效接触应力分布图为基础确定长度;S3、以长度和量为变量,建立齿端曲线及齿面的方程;S4、根据齿端曲线及齿面的方程建立齿轮的三维模型。本发明有效地改善了由于齿弹性变形导致的齿轮载荷分布不均及应力集中状况,提高了传动精度,降低了齿轮啮合的振动噪音水平,使得齿轮的使用寿命提高。
  • 一种渐开线直齿锥齿轮齿端修形参数建模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差速器齿圈的方法、系统及设备-CN202210980770.1在审
  • 刘欢;余秋石;薛龙;聂少文;刘宏 -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2022-08-16 - 2022-10-28 - G06F30/17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差速器齿圈的方法、系统及设备,方法包括建立差速器的仿真模型;对差速器的仿真模型进行多个相位下错位分析,以确定差速器齿圈的错位量;基于差速器齿圈的错位量,对差速器齿圈进行多相位下的接触压强分析,以确定差速器齿圈的第一区域;基于差速器齿圈的错位量,对差速器齿圈进行多相位下的传递误差分析,以确定差速器齿圈的第二区域;根据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确定差速器齿圈的参数。通过对差速器齿圈错位分析和接触压强分析,使得第一区域满足差速器齿圈的错位量与接触压强需求,对差速器齿圈进行多相位下的传递误差分析,进而使得参数兼顾多相位下的传递误差和强度。
  • 一种差速器方法系统设备
  • [发明专利]一种齿轮的设计方法及用该方法制造的齿轮-CN201310269712.9有效
  • 雷保珍;杨继平;王训伟;杨志勤 - 北京联合大学
  • 2013-06-30 - 2016-11-30 - G06F17/50
  • 一种齿轮的设计方法,获取第一齿轮的齿离散数据,第一齿轮不修,根据反求第二齿轮的齿离散数据,进行设计;设计具体为先得到瞬时接触线,原则为为把啮合转角相同的点作为一条瞬时接触线的点;然后选择瞬时接触线中的一条lc,作为确定初始接触轨迹线平面的定位瞬时接触线,由该瞬时接触线上三个点确定了接触轨迹线初始平面;第二齿轮沿瞬时接触线或者沿接触轨迹线上的点或者同时;根据第二齿轮的齿离散数据点,对齿离散数据进行拟合,并建立第二齿轮的实体模型;使用通用数控机床加工第二齿轮。该方法摆脱了机床加工参数的限制,直接面向齿几何形状,可以基于功能需求。
  • 一种齿轮设计方法制造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