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1242287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建筑物屋顶的太阳能电池组件-CN201710961731.6在审
  • 邱云兵 - 江阴艾能赛瑞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2017-10-17 - 2018-02-27 - H01L31/0224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建筑物屋顶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包括玻璃衬底、前电极板、吸收层、银薄膜和黏合剂,所述玻璃衬底下方设置有ZnO薄膜,所述ZnO薄膜下方通过黏合剂粘连设置有TiO2薄膜,所述TiO2薄膜下方通过黏合剂粘连设置有SnO2前电极膜,所述SnO2前电极膜下方设置有前电极板,所前电极板设置在吸收层上方,且吸收层下方通过黏合剂粘连设置有设置有TCO膜层,所述TCO膜层下方通过黏合剂粘连设置有设置有银薄膜。本发明是一种高性能的半透明的薄膜太阳能电池并且最大程度的提升薄膜的吸收能力,且有效的提高了半透明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减反增透的性能和太阳光的利用率。
  • 一种用于建筑物屋顶太阳能电池组件
  • [发明专利]一种MEMS桥梁柱结构及其制作方法-CN202010253123.1有效
  • 刘善善;朱黎敏 - 上海华虹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
  • 2020-04-02 - 2023-08-22 - B81C1/00
  • 其中,方法包括:提供衬底;在衬底上沉积含钛薄膜层;刻蚀含钛薄膜层,形成隔离槽和连接槽,隔离槽和连接槽从含钛薄膜层的上表面向下延伸至衬底的刻蚀停止面;在未被刻蚀的含钛薄膜层上,与,隔离槽和连接槽中沉积层;刻蚀层,去除位于隔离槽中的层;在层上与的隔离槽中沉积二氧化硅层。结构包括衬底;含钛薄膜层沉积在衬底上,且含钛薄膜层上开设有隔离槽和连接槽;隔离槽和连接槽从含钛薄膜层的上表面向下延伸至衬底的刻蚀停止面;层沉积在剩余的含钛薄膜层上,并填充在连接槽中;二氧化硅层沉积在层上
  • 一种mems桥梁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纳米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CN201710006430.8有效
  • 黄仕华 - 浙江师范大学
  • 2017-01-05 - 2018-02-27 - H01L31/18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通过调控纳米薄膜的制备工艺参数,改变纳米薄膜带隙宽度,以带隙宽度逐渐变化的纳米薄膜为本征层,改善电池的光吸收,一微氧化硅为窗口层,减少电池的激活层的光吸收损失,最大限度地提高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在玻璃衬底上制备了结构为银电极/p型微氧化硅/带隙渐变的纳米/n型纳米/ITO导电玻璃的薄膜电池,光电转换效率为9.05%,相比于薄膜电池而言,电池的稳定性得到了大幅地提高
  • 一种纳米薄膜太阳能电池制备方法
  • [发明专利]基于温度补偿的栅极驱动电路及显示器-CN201811473244.6有效
  • 邵伟 -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2018-12-04 - 2020-04-28 - G09G3/36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温度补偿的栅极驱动电路,应用于液晶面板中,包括:直流电压源、分压单元、薄膜晶体管、电源管理模组以及栅极驱动模组;直流电压源的一端与薄膜晶体管的漏极连接,薄膜晶体管的漏极与薄膜晶体管的栅极连接,薄膜晶体管的源极与分压单元的一端连接,分压单元的另一端与直流电压源的另一端连接,电源管理模组与分压单元以及薄膜晶体管的公共节点连接,电源管理模组与栅极驱动模组连接,电源管理模组根据公共节点的电压变化调整输出给栅极驱动模组的电压值
  • 基于温度补偿栅极驱动电路显示器
  • [发明专利]薄膜探测器制备方法及其应用-CN201210236837.7无效
  • 邱承彬;王晓煜;刘琳 - 上海奕瑞影像科技有限公司
  • 2012-07-09 - 2012-10-24 - H01L27/146
  • 一种微薄膜探测器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包括以下步骤:在玻璃基板上沉积第一金属层,刻蚀以形成TFT栅极;沉积第一绝缘层;依次继续沉积本征微薄膜和n掺杂微薄膜,然后刻蚀以形成TFT有源区;继续沉积第二金属层,刻蚀以形成TFT源极和TFT漏极;继续沉积第二绝缘层,刻蚀以形成覆盖TFT的第二绝缘层;继续依次在TFT漏极上沉积n掺杂薄膜、本征薄膜、p掺杂薄膜以及透明导电层ITO薄膜;然后刻蚀以形成光电二极管本发明将微薄膜应用于薄膜探测器,利用微薄膜较高的载流子迁移率,提高开口率和成像速度。
  • 微晶硅薄膜探测器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