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1784570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弹簧接触件结构-CN201180024835.5有效
  • 黄东源 - 惠康有限公司;黄东源
  • 2011-05-11 - 2013-02-06 - H01R33/76
  • 本发明涉及一种弹簧接触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接触件包括:上部接触销、下部接触销以及弹簧;所述上部接触销包括:接触部、头部、颈部、两个弹簧固定突起以及主体,其中,所述接触部在与作为检查对象的另外的半导体IC的端子接触的圆筒形装的端部外围形成多个接触突起;所述下部接触销与所述上部接触销相互垂直地结合;所述弹簧插入于所述上部接触销和下部接触销之间;其中,所述主体具有相互对称的两个弹性部,在所述两个弹性部的端部形成倾斜面和卡止突起,在所述两个弹性部的内侧形成逃逸槽,并且在所述主体上形成滑动槽,使所述下部接触销的卡止突起容纳于所述滑动槽并被卡止及滑动,并且所述滑动槽与所述下部接触销的卡止突起进行电接触,特别是,本发明提供弹簧接触件的结构,以及焊接型弹簧接触件的多种结构,其以圆筒形形成接触件的头部,从而解决接触销折断的缺点,并在圆筒外围形成接触部的四个或五个冠状接触突起,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与IC Lead的接触良率。
  • 弹簧接触结构
  • [发明专利]连接器组件-CN200610164677.4无效
  • 岸正规;大仓健治 -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 2006-12-15 - 2007-06-20 - H01R12/16
  • 插头(1)包括具有第一接触部(41)和第二接触部(42)的插头接触件(4),插座(2)包括具有第一接触部(64)和第二接触部(66)的插座接触件(6)。插座接触件(6)的第一接触部(64)具有第一突起(64a),插头接触件(4)的第一接触部(41)具有第二突起(41a),当插头(1)插入插座(2)中时,第一突起(64a)和第二突起(41a)构成锁紧结构插头接触件(4)的第二接触部42在用以与第二接触部(66)接触的表面中具有凹部(42a)。当所述第二接触部(42和66)彼此接触时,在第二接触部(66)和凹部(42a)的内表面之间形成间隙。
  • 连接器组件
  • [实用新型]连接器组件-CN200620147884.4无效
  • 岸正规;大仓健治 -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 2006-12-15 - 2007-12-05 - H01R12/16
  • 插头(1)包括具有第一接触部(41)和第二接触部(42)的插头接触件(4),插座(2)包括具有第一接触部(64)和第二接触部(66)的插座接触件(6)。插座接触件(6)的第一接触部(64)具有第一突起(64a),插头接触件(4)的第一接触部(41)具有第二突起(41a),当插头(1)插入插座(2)中时,第一突起(64a)和第二突起(41a)构成锁紧结构插头接触件(4)的第二接触部42在用以与第二接触部(66)接触的表面中具有凹部(42a)。当所述第二接触部(42和66)彼此接触时,在第二接触部(66)和凹部(42a)的内表面之间形成间隙。
  • 连接器组件
  • [发明专利]人工表皮结构-CN201911334647.7有效
  • 石﨑隆介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2019-12-23 - 2023-02-28 - B25J19/00
  • 可与对象物体(X)之间实现三种不同的接触状态。“第一接触状态”是仅各突起(20)的前端部(21)的表面与对象物体(X)接触的状态。“第二接触状态”是如下的状态:各突起(20)对应于从对象物体(X)受到的力而相对于基体(10)倾倒,由此除各突起(20)的前端部(21)的表面与对象物体(X)接触以外,基部(22)的表面也与对象物体(X)接触。“第三接触状态”是如下的状态:各突起(20)对应于所述力的增大而相对于基体(10)进一步倾倒,由此除各突起(20)的前端部(21)及基部(22)的各自的表面与对象物体(X)接触以外,基体(10)的表面也与对象物体(X)接触
  • 人工表皮结构
  • [发明专利]显示装置-CN200410058219.3有效
  • 竹中雄一;中山贵德 - 株式会社日立显示器
  • 2004-08-17 - 2005-02-23 - G02F1/133
  • 为了防止由于形成在绝缘基底上的终端和形成在驱动电路芯片安装面上的突起之间的残余应力,驱动电路芯片从显示装置的绝缘基底上剥离,并为了稳定连接电阻,本发明在关于突起之一的端部边缘侧设置一种对于驱动电路芯片安装面上的突起之一的辅助突起,并使得该辅助突起与形成在显示装置绝缘基底上的终端之一电接触,由此突起之一也电接触。因为突起之一通过辅助突起与驱动电路芯片安装面的端部边缘侧隔开,所以与终端之一的电接触不受使用显示装置的环境的影响,并且还可以抑制由此产生的信号波形畸变。
  • 显示装置
  • [发明专利]接触探针销-CN201180055264.1有效
  • 平野贵之;古保里隆 -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株式会社钢臂功科研
  • 2011-11-16 - 2013-07-17 - G01R1/067
  • 本发明提供一种接触探针销,其对于前端分割的基材,形成兼备导电性和耐久性的碳皮膜,即使在使用环境达到高温这样的状况下,也能够极力减少Sn附着,长期保持稳定的电接触。本发明涉及一种接触探针销,其具有被分割成2相以上的突起的前端,由该突起反复与被测面接触接触探针销,其中,至少在所述突起的表面,形成含有金属元素的碳皮膜,并且所述突起的顶部的曲率半径为30μm以上。
  • 接触探针
  • [发明专利]吸热锅-CN200910101771.9无效
  • 孟宪贵 - 孟宪贵
  • 2009-08-17 - 2010-01-13 - A47J27/02
  • 本发明所公开的吸热锅,它主要包括锅体,所述锅体上设有高度高于火焰滑行初始时厚度的吸热突起,所述吸热突起向锅体背面突出,并且该吸热突起中空形成容纳腔,该容纳腔与锅体内空间相通。本吸热锅通过吸热突起的设置,可以与火焰充分接触、切分滑行火焰,可增大与火焰的接触面,减小与火焰的接触角,从而增大吸热效果,使吸热突起的容纳腔内物体能充分加热,并且该部分热量相较以往为额外获得。吸热突起在锅体上呈交错设置,可实现多次分割,圆柱体状的吸热突起呈垂直设置,达到良好的吸热效果,导流罩具有良好的导流效果,使得吸收效率和热量利用率更高。
  • 吸热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