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的专注混合的动力系统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211731393.4 申请日: 2022-12-30
公开(公告)号: CN116160843A 公开(公告)日: 2023-05-26
发明(设计)人: 阎全忠;江运宝 申请(专利权)人: 上饶洛信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B60K6/442 分类号: B60K6/442;B60K6/26;B60K6/547
代理公司: 南昌合达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42 代理人: 闫春燕
地址: 334000 江西省上饶*** 国省代码: 江西;36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涉及混合动力变速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高效的专注混合的动力系统,包括发动机、EV模组、模式转换模组和变速器;本发明通过发动机、EV模组、模式转换模组与变速器的配合,在原有的i‑MMD系统中增加一个EV模组,通过电动机EM1给发动机提供动力源,通过电动机EM2给模式转换模组提供动力源,在结构和功能上不需有效连接不同的动力源,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混合动力系统的成本;通过EV模组的设计,使两个EV齿轮可以有效覆盖电池电量高的驱动模式和电池电量低的驱动模式的整个驱动区域,汽车最高车速也可以延长至250km/h,无论电池电量高或低,EV模组下的多档位的变化都可以完成更多的EV模式,满足了不同驾驶情况下的动态要求。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高效 专注 混合 动力 系统
【主权项】:
暂无信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饶洛信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饶洛信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2211731393.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混合动力系统及汽车-202321454435.4
  • 韩令海;杨云波;陈国栋;狐晓斌;钟云锋;赵鹏遥;张学锋;郑通;洪士财;王长磊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2023-06-08 - 2023-10-27 - B60K6/442
  •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混合动力系统及汽车。所述混合动力系统包括发动机、第一传动组件、车轮驱动组件、第一分离机构、第一电机以及第二传动组件;发动机通过第一传动组件与车轮驱动组件传动连接,第一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和第三传动轴,第一传动轴与发动机的输出轴相连接,第二传动轴位于第一传动轴和第三传动轴之间,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通过第一分离机构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轴和第三传动轴通过第二分离机构传动连接,第三传动轴与所述车轮驱动组件的输入轴相连接;第一电机通过第二传动组件与第二传动轴传动连接。所述混合动力系统可以解决发动机启动过程的冲击、传动系统存在波动、齿轮敲击等NVH问题。
  • 一种高效的专注混合的动力系统-202211731393.4
  • 阎全忠;江运宝 - 上饶洛信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2022-12-30 - 2023-05-26 - B60K6/442
  • 本发明涉及混合动力变速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高效的专注混合的动力系统,包括发动机、EV模组、模式转换模组和变速器;本发明通过发动机、EV模组、模式转换模组与变速器的配合,在原有的i‑MMD系统中增加一个EV模组,通过电动机EM1给发动机提供动力源,通过电动机EM2给模式转换模组提供动力源,在结构和功能上不需有效连接不同的动力源,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混合动力系统的成本;通过EV模组的设计,使两个EV齿轮可以有效覆盖电池电量高的驱动模式和电池电量低的驱动模式的整个驱动区域,汽车最高车速也可以延长至250km/h,无论电池电量高或低,EV模组下的多档位的变化都可以完成更多的EV模式,满足了不同驾驶情况下的动态要求。
  • 混合动力汽车及其串并联驱动模式切换方法、装置和介质-202310332467.5
  • 祝浩;郭丁伊;刘元治;郁大嵬;刘加明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2023-03-30 - 2023-05-12 - B60K6/44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动力汽车及其串并联驱动模式切换方法、装置和介质,该切换方法包括获取混合动力汽车当前的驱动模式,以及在当前的驱动模式下的驱动力信息;判断驱动力信息是否满足与当前的驱动模式对应的切换条件;若是,则控制混合动力汽车由当前的驱动模式切换至与当前的驱动模式不同的另一驱动模式。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判断当前驱动模式下的驱动力信息是否满足当前的驱动模式对应的切换条件,并在满足当前的驱动模式对应的切换条件时,进行模式切换,从而在另一驱动模式下有更大驱动力时,提前进行驱动模式的切换,以减小驱动模式切换过程中的整车驱动力的降低幅度,保证驱动力的连续性,提升驾驶体验感。
  • 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及控制方法及具有该系统的混合动力车-200910189811.X
  • 高锦龙;汤小华;罗霆;张鑫鑫;杜智勇;许伯良;郭志华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2009-08-31 - 2011-04-06 - B60K6/442
  • 本发明提供一种混合动力驱动系统,所述驱动系统包括:发动机、第一电机、离合器、第二电机、减速机构、储能装置以及主控制器,所述发动机、第一电机、离合器、第二电机以及减速机构顺序相连,所述主控制器分别与发动机、第一电机、离合器、第二电机电连接,所述储能装置与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分别电连接,还包括用于实时检测离合器状态的离合器检测单元,所述离合器检测单元分别与主控制器和离合器电连接,当主控制器判断离合器异常时,主控制器控制驱动系统退出并联模式或阻止驱动系统进入并联模式。该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在离合器异常时,能正确的处理驱动系统的工作模式,提高车辆的行驶安全性。
  • 一种车用双电机多离合器混合动力驱动单元及其驱动系统-200920076495.0
  • 朱军;高卫民;卢建钢;葛海龙;罗思东;王健 - 上海捷能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 2009-06-17 - 2010-06-23 - B60K6/442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用串/并联双电机两离合器混合动力电驱动单元,其包括主驱动电机、集成启动发电机、差速器、主轴、第一级减速装置、主离合器及第一离合器,所述主驱动电机通过所述第一离合器连接所述第一级减速装置。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用串/并联双电机三离合器混合动力电驱动单元,在上述双电机两离合器混合动力电驱动单元的基础上,所述双电机三离合器混合动力电驱动单元还包括第二离合器及第二级减速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混合动力电驱动单元中的内部结构布置紧凑、内部连接高效合理,而且能够实现各混合动力源与车轮之间连接及断开的切换,以及通过变换动力输出扭矩,实现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工作模式及档位的变换。
  • 一种混合动力车辆动力耦合传动装置-200810226083.0
  • 张洪延;陈红涛;惠龙;卢彦兴 - 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2008-11-05 - 2010-06-16 - B60K6/442
  • 本发明提供一种混合动力车辆动力耦合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采用固定轴固定减速比的变速器作为动力耦合和传动装置。通过本发明装置车辆可以实现三种工作模式:A.混合动力模式、B.纯电动模式和C.驻车发电模式。本发明避免了车辆发动机的启动、怠速、低速小负载工况下的油耗高、排放污染物多的工况,充分利用了发动机的经济油耗工作区域,同时发挥电动机的启动扭矩大,在合适转速下能源转换效率高的特点。整个装置采用自动控制,大幅度降低驾驶员劳动强度。可根据不同车型、不同使用环境设置不同参数,便于车辆控制标定。
  • 油电混合动力装置-200920163633.9
  • 陈瑞喜 - 陈瑞喜
  • 2009-07-07 - 2010-05-19 - B60K6/442
  •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动车油电混合动力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油电混合动力装置。摩托车以发动机作为动力装置,但发动机工作需要燃油,工作噪音、尾气排放等都对环境造成影响;电动车以电动机作为驱动装置,但电动机输出动力小,速度慢,行驶里程短,电池充电时间长。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油电混合动力装置,技术方案是:包括发动机和装配在车辆后轮上的电动机;转子层固定在轮圈内侧;电动机盖通过螺栓固定在轮圈上,从发动机传动系统伸出的动力输出轴穿过电动机盖与电动机定子两侧的轴承连接,动力输出轴通过花键带动电动机盖及轮圈旋转。既可单独使用发动机或电动机作为驱动装置,也可同时使用两种动力源输出动力,驱动车辆行驶。
  • 一种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及其驱动方法-200810142165.7
  • 任毅;杨胜麟;王涛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2008-08-29 - 2010-03-03 - B60K6/442
  • 一种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及其驱动方法,其中所述驱动系统包括:发动机、第一离合器、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二离合器、第三离合器、储能装置、以及减速机构,所述发动机通过第一离合器与减速机构相连,所述储能装置与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分别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机与减速机构相连,发动机通过第二离合器与第一电机相连,所述第一电机通过第三离合器与减速机构相连。所述驱动方法包括:根据所述驱动系统的需求功率以及储能装置的储能状态,控制驱动系统处于纯电动工况、串联工况、混联工况、三动力源工况、或者发动机工况。本发明提供的驱动系统结构简单,驱动方法以电机驱动为主,并且可以灵活控制驱动系统处于多种工作模式,以满足实际行驶的需要。
  • 一种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及其驱动方法-200810141756.2
  • 罗红斌;任毅;杨胜麟;王涛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2008-08-28 - 2010-03-03 - B60K6/442
  • 一种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及其驱动方法,其中所述驱动系统包括:发动机、第一离合器、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二离合器、储能装置、以及减速机构,所述发动机通过第一离合器与减速机构相连,所述储能装置与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分别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机与减速机构相连,所述发动机通过第二离合器与第一电机相连。所述驱动方法包括:根据所述驱动系统的需求功率以及储能装置的储能状态,控制所述驱动系统处于纯电动工况、串联工况、混联工况、三动力源工况、发动机工况、或者制动工况。本发明提供的驱动系统结构简单,驱动方法以电机驱动为主,并且可以灵活控制驱动系统处于多种工作模式,以满足实际行驶的需要。
  • 发动机直驱的混联式混合动力系统-200920068406.8
  • 姚杰;兰志波;齐洪元;顾庆 -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2009-03-04 - 2009-12-16 - B60K6/442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一种发动机直驱的混联式混合动力系统,包括发动机、动力电池、离合器、驱动电机、动力系统输出轴、后桥和车轮;所述混合动力系统还包括一体化发电机组、一体化发电机组和驱动电机控制器、变速机构,发动机输出轴接一体化发电机组后接离合器,离合器另一端接动力系统输出轴,动力系统输出轴经变速机构后接后桥驱动后轮,驱动电机经变速机构与动力系统输出轴相连;一体化发电机组和驱动电机控制器分别连接一体化发电机组和驱动电机,动力电池连接一体化发电机组和驱动电机控制器提供能量。所述变速机构包括宽域两档变速箱和同步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布置紧凑、系统成本低。
  • 增程动力电动汽车的底盘构造-200920126291.3
  • 张兴海;夏伟 - 重庆渝安创新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2009-02-09 - 2009-11-25 - B60K6/442
  • 一种增程动力电动汽车的底盘构造,包括发动机(1)、电动机(2)和变速器(3),电动机(2)为内转子结构,电动机(2)的转子轴(21)一端连接发动机(1)的输出轴,另一端连接变速器(3)输入轴,电动机(2)的转子轴(21)与发动机(1)输出轴之间通过万向节连接有传动轴(4)。本实用新型可根据需要采用发动机单独驱动、电动机单独驱动或发动机和电动机一起驱动的工作模式,从而在节能环保和汽车动力性方面为用户提高选择使用的灵活性。
  • 混合动力输出装置-200610157726.1
  • 王传福;罗红斌;周旭光;陈焕光;汤小华;宋佑川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2006-12-25 - 2008-07-02 - B60K6/442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动力输出至车辆驱动轴的混合动力输出装置,包括:带有输出轴的发动机;设置于发动机输出轴与车轮驱动轴之间的第一电动发电机及第二电动发电机;设置于发动机输出轴与第一电动发电机之间的第一离合器,设置于第一电动发电机与车轮驱动轴之间的第二离合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发动机输出轴与第一离合器之间的第三电动发电机,所述第三电动发电机与发动机之间通过第三离合器连接或断开。本发明动力性能优越,能有效地改善车辆的加速反应时间,提高效率并降低油耗,且控制系统简单,同时还可实现多种驱动模式。
  • 混合动力输出装置-200610157727.6
  • 王传福;罗红斌;陈伟;张建华;廖云浩;宋佑川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2006-12-25 - 2008-07-02 - B60K6/442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动力输出至车辆驱动轴的混合动力输出装置,包括:带有输出轴的发动机;用于储备和输出电能的电池;设置于发动机输出轴与车轮驱动轴之间的与电池电连接的第一电动发电机及第二电动发电机;设置于发动机输出轴与第一电动发电机之间的第一离合器、设置于第一电动发电机与车轮驱动轴之间的第二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电动发电机和驱动轴之间设置有一第三离合器,所述第三离合器可用于断开第二电动发电机与驱动轴的连接。本发明动力性能优越,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油耗,且控制系统简单,结构紧凑,同时还可实现多种驱动模式。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