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芯片堆叠的封装体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46861.7 | 申请日: | 2017-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006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张光耀;贺帅;魏厚韬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矽迈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3/495 | 分类号: | H01L23/495;H01L23/31;H01L25/065;H01L21/98 |
代理公司: | 上海翼胜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8 | 代理人: | 高翠花 |
地址: | 230001 安徽省合肥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提供多芯片堆叠封装体,包括图形化的框架,框架具有至少一个金属垫及芯片基岛;第一芯片,第一芯片未设置焊垫的表面连接至芯片基岛的一表面,第一芯片的焊垫通过与第一芯片的焊垫对应的第一重布线层及第一金属柱与金属垫的表面连接,第二金属柱的一端与金属垫的另一表面连接,另一端作为第一芯片的管脚;第二芯片,第二芯片未设置焊垫的表面连接至芯片基岛的另一表面,第二芯片的焊垫与第二芯片的管脚连接;塑封体,塑封第一芯片及第二芯片,第一芯片的管脚及第二芯片的管脚暴露于塑封体之外。优点在于,采用金属柱和内部重布线层方式进行双芯片堆叠封装,结构简单,封装工艺流程简单,封装厚度薄,导电性能、散热性、可靠性好,占用封装面积小。 | ||
搜索关键词: | 芯片 焊垫 表面连接 金属垫 金属柱 管脚 基岛 封装 重布线层 塑封体 多芯片堆叠封装 双芯片堆叠封装 本实用新型 多芯片堆叠 导电性能 管脚连接 工艺流程 封装体 散热性 图形化 塑封 占用 暴露 | ||
【主权项】:
1.一种多芯片堆叠的封装体,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图形化的框架,所述框架具有至少一个金属垫及一芯片基岛;一第一芯片,所述第一芯片未设置焊垫的表面连接至所述芯片基岛的一表面,所述第一芯片的焊垫通过一与所述第一芯片的焊垫对应的第一重布线层及一第一金属柱与所述金属垫的一表面连接,一第二金属柱的一端与所述金属垫的另一表面连接,另一端作为第一芯片的管脚;一第二芯片,所述第二芯片未设置焊垫的表面连接至所述芯片基岛的另一表面,所述第二芯片的焊垫与一第二芯片的管脚连接;一塑封体,塑封所述第一芯片及所述第二芯片,所述第一芯片的管脚及第二芯片的管脚暴露于所述塑封体之外。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矽迈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矽迈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21846861.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导电框架及功率半导体串联结构
- 下一篇:一种气密性好的功率晶体管引线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