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功率模块及车辆有效
| 申请号: | 202223092674.8 | 申请日: | 2022-11-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85688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3 |
| 发明(设计)人: | 乔榛;陈义;姜佳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蜂巢传动系统(江苏)有限公司保定研发分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L23/492 | 分类号: | H01L23/492;H01L23/495;H01L25/18;H02M1/00 |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袁圣菲 |
| 地址: | 071028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功率 模块 车辆 | ||
1.一种功率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板和多个功率芯片;
所述多个功率芯片被划分为多个功率芯片组,所述基板的一侧表面上具有与所述功率芯片组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一电路导体,所述功率芯片组位于对应的第一电路导体上,所述功率芯片组中的功率芯片均沿第一方向排列,且所述功率芯片组中的功率芯片的输入端均与对应的第一电路导体连接;
所述基板的该侧表面上还具有与所述功率芯片组一一对应的第二电路导体,所述第二电路导体位于对应的功率芯片组列方向的任意一侧,每个功率芯片组均还对应一个导电片,每个功率芯片组中的功率芯片的输出端均通过该功率芯片组对应的导电片连接至该功率芯片组对应的第二电路导体;
所述基板的该侧表面上还设置有直流端和交流端,所述第一电路导体、第二电路导体还连接所述直流端或所述交流端,以形成半桥拓扑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率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端包括:
直流正极和直流负极;
一部分第一电路导体与所述直流正极连接,与所述直流正极连接的第一电路导体对应的功率芯片组所连接的第二电路导体连接至所述交流端;
另一部分第一电路导体与所述交流端连接,与所述交流端连接的第一电路导体对应的功率芯片组所连接的第二电路导体连接至所述直流负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率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端包括:
直流正极和直流负极;
一部分第一电路导体与所述直流负极连接,与所述直流负极连接的第一电路导体对应的功率芯片组所连接的第二电路导体连接至所述交流端;
另一部分第一电路导体与所述交流端连接,与所述交流端连接的第一电路导体对应的功率芯片组所连接的第二电路导体连接至所述直流正极。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功率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路导体、所述导电片均为矩形结构,矩形中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的两个对边为长边,矩形中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两个对边为宽边;
第一电路导体的宽边与对应导电片的宽边的宽度比位于0.6-1.5之间。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功率模块,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直流正极连接的第一电路导体的数量等于与所述交流端连接的第一电路导体的数量。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功率模块,其特征在于,各个功率芯片组中的功率芯片数量相同,各个功率芯片组中任意两个相邻功率芯片间的距离相同。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功率模块,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直流正极连接的第一电路导体对应的功率芯片组中的功率芯片为第一类型,与所述交流端连接的第一电路导体对应的功率芯片组中的功率芯片为第二类型;
所述第一类型和所述第二类型相同或者不同。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功率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型、所述第二类型为二极管或者金属氧化物场效应晶体管。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率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路导体中与所述导电片的连接位置采用半刻蚀结构。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中的各个系统电路均使用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的功率模块进行功率转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蜂巢传动系统(江苏)有限公司保定研发分公司,未经蜂巢传动系统(江苏)有限公司保定研发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09267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