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光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429462.6 | 申请日: | 2022-1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994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 发明(设计)人: | 陈张笑雄;龚逸品;王江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灿光电(苏州)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L33/00 | 分类号: | H01L33/00;H01L33/32;H01L33/06;H01L33/3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吕耀萍 |
| 地址: | 2156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二极管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发光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半导体技术领域。该发光二极管包括衬底,以及依次生在衬底上的n型半导体层、复合发光层和透明导电层;复合发光层包括多个纳米线结构和散射介质,多个纳米线结构沿生长方向延伸,且相互平行间隔排布,散射介质填充在多个纳米线结构之间,散射介质为SiO2复合Ag粒子散射介质。本公开能够提高匀光效果。
技术领域
本公开属于半导体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是一种可以将电能直接转化为光能的半导体光电器件,由于其具有能源利用率高、响应速度快、使用寿命长以及环境友好等特点,当前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在相关技术中,发光二极管被用于制作mini-LED背光模组,由于各发光二极管之间互不相互干扰,所以配置有mini-LED背光模组的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能够具有较高的峰值亮度和理想的暗态区域。
然而,由于mini-LED背光模组通过空间分割背光单元(BLU)来实现局部调光,所以导致空间分割背光单元(BLU)会反过来影响mini-LED背光模组的匀光效果。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光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能够提高匀光效果。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光二极管,包括衬底,以及依次生在所述衬底上的n型半导体层、复合发光层和透明导电层;
所述复合发光层包括多个纳米线结构和散射介质,多个所述纳米线结构沿生长方向延伸,且相互平行间隔排布,所述散射介质填充在多个所述纳米线结构之间,所述散射介质为SiO2复合Ag粒子散射介质。
在本公开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纳米线结构包括依次叠设的浅阱层、MQW发光层、P型半导体层。
在本公开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n型半导体层包括依次叠设的缓冲层、n掺三维层、n掺二维层和n型GaN层。
另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光二极管的制备方法,包括:
提供一衬底;
在所述衬底上生长n型半导体层;
在所述n型半导体层上制备多个纳米线结构;
在多个所述纳米线结构之间填充散射介质,所述散射介质为SiO2复合Ag粒子散射介质;
在所述纳米线结构和所述散射介质远离所述衬底的一面制备透明导电层。
在本公开的一种实现方式中,在所述n型半导体层上制备多个纳米线结构,包括:
在所述n型半导体层上依次生长浅阱层、MQW发光层、P型半导体层;
在所述P型半导体层上形成刻蚀掩膜层;
基于所述刻蚀掩膜层,由所述P型半导体层刻蚀至所述n型半导体层背离所述衬底的一面,从而形成多个纳米线结构。
在本公开的一种实现方式中,在所述P型半导体层上形成刻蚀掩膜层,包括:
在所述P型半导体层上沉积SiO2层;
在所述SiO2层上制备Cr硬质掩膜层;
在所述Cr硬质掩膜层上旋涂PS球颗粒层;
基于所述PS球颗粒层,由所述Cr硬质掩膜层刻蚀至所述P型半导体层背离所述衬底的一面,使得未被刻蚀的所述Cr硬质掩膜层和所述SiO2层作为刻蚀掩膜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灿光电(苏州)有限公司,未经华灿光电(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2946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变速箱驻车器及车辆
- 下一篇:蒸发器冰格罩及制冰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