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容量立体堆叠的DDR3芯片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76411.X | 申请日: | 2022-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000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发明(设计)人: | 杨芳;李居强;王良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八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L23/538 | 分类号: | H01L23/538;H01L25/065 |
代理公司: | 无锡派尔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40 | 代理人: | 杨强;杨立秋 |
地址: | 214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容量 立体 堆叠 ddr3 芯片 | ||
1.一种大容量立体堆叠的DDR3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多颗DDR3裸芯和TSV;
多颗TSV堆叠放置,其两侧分别有相同数量的DDR3裸芯堆叠放置;在水平方向上,每层的DDR3裸芯与同层TSV通过RDL再布线实现同层互连;
同层DDR3裸芯与TSV通过molding塑封材料进行包覆,隔绝TSV和DDR3裸芯与外界的接触;
所述RDL再布线的底部固定有焊球,用于不同层的互连,最底层的焊球作为芯片的引出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容量立体堆叠的DDR3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DDR3裸芯的型号为MT41K512M16V91AWC1,所述DDR3裸芯的数量为8,每层DDR3裸芯为2颗,共四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容量立体堆叠的DDR3芯片,其特征在于,每层中的DDR3裸芯含有PAD的一面朝下,与同层中间的TSV进行RDL再布线,通过molding塑封材料进行包覆,底部固定焊球形成一层独立的2片16位DDR3芯片,通过相同的4层垂直方向堆叠,形成2片4倍扩容的64位DDR3芯片。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容量立体堆叠的DDR3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molding塑封材料包覆同层DDR3裸芯与TSV的侧面与顶部,底部露出DDR3裸芯的PAD与TSV的PAD,以用于RDL再布线,最后再进行固定焊球。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容量立体堆叠的DDR3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TSV中布满TSV通孔,用于实现不同层DDR3裸芯的垂直互连,同层DDR3裸芯与TSV通过RDL再布线实现互连,不同层DDR3裸芯通过TSV通孔实现垂直互连,TSV直径为100um,间距为250um,TSV通孔数量为928个。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大容量立体堆叠的DDR3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RDL再布线采用中道工艺实现裸芯片的再布线,通过多层RDL再布线将DDR3裸芯与TSV连接,将DDR3裸芯的信号引到TSV上,再通过TSV将所有信号引到最底层焊球,最终实现与外界的互连;所述RDL再布线层为4P4M。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大容量立体堆叠的DDR3芯片,其特征在于,8颗DDR3裸芯的有用信号引出端包括电源管脚VDD、VDDQ、VREF,地管脚GND,写使能WE#,列选CAS#,行选RAS#,片选CS#,时钟输入CK、CK#,时钟使能CKE,输出驱动校准ZQ,终端电阻使能ODT,复位RESET#,地址管脚A[15:0],BANK选择BA[2:0],数据管脚DQ[63:0],数据选通DQS[7:0]、DQS#[7:0]和数据写入掩码DM[7:0];8颗DDR3裸芯的有用信号引出端之间的互连关系为:电源管脚VDD、VDDQ、VREF互连,地管脚GND互连,写使能WE#互连,列选CAS#互连,行选RAS#互连,片选CS#互连,时钟输入CK、CK#互连,时钟使能CKE互连,输出驱动校准ZQ互连,终端电阻使能ODT互连,复位RESET#互连,地址管脚A[15:0]互连,BANK选择BA[2:0]互连,数据管脚DQ[63:0]单独引出不互连,数据选通DQS[7:0]单独引出不互连、DQS#[7:0]单独引出不互连,数据写入掩码DM[7:0]单独引出不互连。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大容量立体堆叠的DDR3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焊球为导电材料,数量为4064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八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八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7641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