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电机电子制动助力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02710.9 | 申请日: | 2022-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042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发明(设计)人: | 陈颖;邱宝象;李坚利;郑美云;林国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向钱潮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13/74 | 分类号: | B60T13/74;B60T17/22 |
代理公司: | 杭州山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438 | 代理人: | 张飞 |
地址: | 31000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机 电子 制动 助力 控制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电机电子制动助力控制系统,包括电池模块、电源管理模块、踏板行程传感器、MCU模块、电机驱动模块、电机模块、故障诊断模块、CAN通讯模块和整车CAN网络,所述电池模块包括电池A、电池B,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包括电源管理模块A、电源管理模块B,通过电源管理模块A、电源管理模块B同时为MCU1、MCU2供电,所述电机驱动模块包括电机驱动模块A、电机驱动模块B,所述电机模块包括电机A、电机B。本发明中,具有双电池供电、双电源管理、双MCU控制、双电机的架构,可在一路电池失效情况下实现全功能,一路电源管理电路失效、一路MCU失效、一路电机失效的情况下保留一半制动助力,提高系统安全等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制动助力控制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电机电子制动助力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制动系统是指使汽车的行驶速度可以强制降低的一系列专门装置,其主要功用是使行驶中的汽车减速甚至停车、使下坡行驶的汽车速度保持稳定、使已停驶的汽车保持不动,随着车辆电动化和智能化的发展,对智能底盘尤其是电子制动的需求不断增加,车辆的电动化使得传统真空助力器所需的真空源方案被替代,让电子助力成为趋势。
然而,现有的电子制动助力控制系统多是基于单电机助力、单电池供电、单电源管理、单MCU控制的系统架构,首先,电机失效系统则失去全部的制动助力,其次,单电池供电、单MCU的系统架构安全等级低,最后,也不能满足于车身较重的车辆的助力需求,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双电机电子制动助力控制系统。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技术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双电机电子制动助力控制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电机电子制动助力控制系统,包括电池模块、电源管理模块、踏板行程传感器、MCU模块、电机驱动模块、电机模块、故障诊断模块、CAN通讯模块和整车CAN网络,所述CAN通讯模块用于与整车CAN网络进行信号交互;
所述电池模块包括电池A、电池B,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包括电源管理模块A、电源管理模块B,通过电源管理模块A、电源管理模块B同时为MCU1、MCU2供电;
所述电机驱动模块包括电机驱动模块A、电机驱动模块B,所述电机模块包括电机A、电机B,所述踏板行程传感器输入踏板行程信号到MCU1、MCU2,分别输出控制信号到电机驱动模块A、电机驱动模块B,进而控制电机A、电机B的转动;
电机A、B侧设有母线电压采集电路、相电压采集电路、相电流采集电路,通过MCU1、MCU2分别采集电机A、B侧的母线电压,通过AD采集电机A、B的相电压和相电流,并通过故障诊断模块判断母线电压、相电压、相电流、电机转速是否存在过高或者过低故障;
当电源管理模块B、MCU2或者电机B其中一个失效,MCU1通过故障诊断模块识别故障,并通过CAN1发送故障信号至整车CAN网络,同时,控制电机驱动模块A驱动电机A,使得系统保留一半的制动助力;
当电源管理模块A、MCU1或者电机A其中一个失效,故障诊断模块识别故障,MCU2接管系统,同时,控制电机驱动模块B驱动电机B,使得系统保留一半的制动助力。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还包括丝杆齿轮机构,MCU1、MCU2接收踏板行程传感器的行程信号,计算整车需要的减速度需求,进行制动力分配,MCU1通过SPI总线告知MCU2根据分配的制动力以及制动回路的PV曲线来分别控制电机A、电机B的转动,再通过丝杆齿轮机构推动制动主缸活塞实现助力;
MCU模块通过CAN总线接收ESC车身稳定控制系统的加速度和压力信号,计算整车需要的减速度需求,进行制动力分配,MCU1通过SPI总线告知MCU2根据分配的制动力以及制动回路的PV曲线来分别控制电机A、电机B的转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向钱潮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万向钱潮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0271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