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对运动目标持续跟踪和识别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71584.8 | 申请日: | 2022-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937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发明(设计)人: | 吴年祥;张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朗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7/246 | 分类号: | G06T7/246;G06T7/70;G06N3/04;G06N3/08 |
代理公司: | 合肥正则元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0 | 代理人: | 安朋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望江西路508***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运动 目标 持续 跟踪 识别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运动目标持续跟踪和识别系统,涉及视觉追踪技术领域,包括监测中心,所述监测中心通信和/或电性连接有信息采集模块、信息处理模块、信息分析模块以及对象追踪模块;通过获取信息采集模块与运动目标之间的信号强度,从而判断出信息采集模块与运动目标之间的距离,并对信息采集模块和运动目标之间的距离进行监控,使得运动目标能够始终处于定位区内,同时使得信息采集模块与运动目标之间的距离保持在合适范围,当出现运动目标脱离定位区或运动目标域信息采集模块之间的距离过远,则对信息采集模块进行调整,从而使得信息采集模块与运动目标之间的距离保持稳定,同时使得运动目标始终处于定位区范围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视觉追踪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对运动目标持续跟踪和识别系统。
背景技术
没有运动反馈装置的静止摄像机只能够观察视野范围内目标的运动情况,而光电吊舱上搭载的摄像机,在稳像机构的运动下可以获得目标的清晰图像并跟踪拍摄运动目标,其实现目标实时跟踪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稳像机构的运动控制算法。
而物体在运动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物体脱离摄像机的拍摄范围,或物体不处于画面的中央位置,从而使得拍摄结果差,如何能够保证物体在拍摄范围内,且位于画面的中央,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现提供一种对运动目标持续跟踪和识别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运动目标持续跟踪和识别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对运动目标持续跟踪和识别系统,包括监测中心,所述监测中心通信和/或电性连接有信息采集模块、信息处理模块、信息分析模块以及对象追踪模块;
所述信息采集模块用于获取运动目标的动态图像和信号强度;
所述信息处理模块用于对所接收到的运动目标的动态图像信号强度进行处理,对运动目标进行特征识别,并输出识别结果;
所述信息分析模块用于对运动目标在运动的过程中是否位于定位区内进行分析,判断运动目标是否脱离追踪范围;
所述对象追踪模块用于运动对象脱离定位区范围时,对信息采集模块的拍摄范围进行矫正。
进一步的,所述信息采集模块获取运动目标的动态图像和信号强度的过程包括:
根据信息采集模块的图像拍摄范围构建视觉捕捉区域,并以视觉捕捉区域的中心点为原点,建立二维坐标系;
以原点为中心,设置定位区;在定位区内作相互垂直的两条直径,并将两条直径与圆形区域相交所产生的四个交点标记为定位点;通过信息采集模块获取运动目标的运动图像;在运动目标上安装信号发射端,获取四个定位点所接收到的信号发射端的信号强度。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点包括定位点A、定位点B、定位点C以及定位点D;且定位点A和定位点B位于同一个直径两端,定位点C和定位点D位于同一个直径两端。
进一步的,所述信息处理模块对所接收到的运动目标的动态图像信号强度进行处理的过程包括:
建立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并将信息采集模块所获取到的运动目标的动态图像输入至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内;通过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对所获得的运动目标的动态图像中运动目标的识别特征进行提取;
建立时间关于信号强度的二维坐标系,并根据四个定位点根据安装在运动目标上的信号发射端建立信号强度关于距离的信号强度变化曲线;
根据安装在运动目标上的信号发射端建立距离关于的信号强度的信号衰减变化曲线;
根据定位点所接收到的信号强度,在信号衰减变化曲线上获得对应的定位点与信号发射端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信息分析模块对运动目标在运动的过程中是否脱离追踪范围进行分析过程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朗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朗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7158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