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印制电路电镀填孔面铜厚度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323016.0 | 申请日: | 2022-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616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5 |
发明(设计)人: | 王翀;陈超;何为;陈苑明;王守绪;周国云;张伟华;罗毓瑶;叶依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珠海方正科技高密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3/38 | 分类号: | C25D3/38;C25D5/02;C23C18/40;C23F1/30;C25D5/34;H05K3/42 |
代理公司: | 电子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51203 | 代理人: | 吴姗霖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印制电路 电镀 填孔面铜 厚度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印制电路电镀填孔面铜厚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采用电镀或化学镀的方法在基础板材上沉积导电缓冲层;所述导电缓冲层为金属活泼性强于铜的金属层,所述导电缓冲层的厚度为2μm~40μm;
步骤2、在步骤1处理后得到的板材上形成通孔;
步骤3、将步骤2处理后得到的板材在钝化液中浸泡15~20min,在导电缓冲层上形成钝化层;
步骤4、在步骤3得到的钝化层上闪镀一层铜层;
步骤5、采用化学沉铜工艺在通孔的孔壁上沉积厚度为0.2~0.6μm的铜层;
步骤6、进行通孔填铜电镀;其中,电镀电流为直流或脉冲,电流密度为0.4A/dm2~3.0A/dm2;
步骤7、采用蚀刻法对钝化层上的铜层进行蚀刻,直至蚀刻到导电缓冲层时停止;
步骤8、将步骤7处理后得到的电路板在导电缓冲层蚀刻液中浸泡,以去除导电缓冲层;
步骤9、去除步骤8蚀刻后残留的通孔孔口处的铜柱,得到光滑平整的铜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制电路电镀填孔面铜厚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通孔采用机械钻孔方法得到,通孔的孔径为100μm~30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制电路电镀填孔面铜厚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钝化液包括:0.5~5g/L的磷酸三乙醇胺、4~20g/L的磷酸酯咪唑啉酮、2~6g/L的苯扎氯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制电路电镀填孔面铜厚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闪镀采用的是垂直连续电镀线闪镀工艺,闪镀得到的铜层的厚度为2μm~5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制电路电镀填孔面铜厚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所述通孔填铜电镀是采用龙门线电镀或垂直连续电镀实现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制电路电镀填孔面铜厚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7所述蚀刻法采用的蚀刻液为氯化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制电路电镀填孔面铜厚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8所述导电缓冲层蚀刻液包括:70~300g/L的稀硝酸、1~6g/L的酰胺基双子季铵盐、50~200g/L的硝酸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珠海方正科技高密电子有限公司,未经电子科技大学;珠海方正科技高密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2301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