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移动机器人的标定方法及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08809.8 | 申请日: | 2022-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640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发明(设计)人: | 石宝玉;尚明明;徐义程;王恒;王稳;汪世益;张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D1/02 | 分类号: | G05D1/02;B62D55/08;B62D55/065 |
代理公司: | 安徽顺超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120 | 代理人: | 陈慕 |
地址: | 243002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机器人 标定 方法 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移动机器人的标定方法及设备,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包括机器人主体,行走机构、探测仪调节机构和画面探测机构,所述行走机构安装在机器人主体的左、右侧壁上,所述探测仪调节机构安装在机器人主体的顶部,所述画面探测机构安装在机器人主体的前侧,本发明的驱动轮、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之间的相对位置,能够在液压杆的作用下进行调节,改变履带的接地面积以及驱动轮的离地高度,适应断层路面以及狭窄空间,灵活性更高;本发明还能够随意移动调节生命探测仪的位置和角度,避免存在探测死角,探测更加全面,还可以通过红外摄像头判定前进环境并做出对应操作,操作更加精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移动机器人的标定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机器人是一种能够半自主或全自主工作的智能机器。其具有感知、决策、执行等基本特征,可以辅助甚至替代人类完成危险、繁重、复杂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服务人类生活,扩大或延伸人的活动及能力范围。在应急救援中已广泛使用到救援机器人。救援机器人可携带生命探测仪,相当于给生命探测仪装上了腿脚,让它自主进入垮塌建筑内部。要由救援人员携带到垮塌建筑附近使用。基于人身安全考虑,作用范围有限,探测不到建筑物的更深处。该机器人携带生命探测仪可以使探测区域大幅提高。
现有的救援机器人行进机构无法调节,无法跨越较大的断层,也无法调节行进时的高度,不便适应狭窄空间的探测,基于此,本发明设计了一种移动机器人的标定方法及设备,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机器人的标定方法及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移动机器人设备,包括机器人主体,行走机构、探测仪调节机构和画面探测机构,所述行走机构安装在机器人主体的左、右侧壁上,所述探测仪调节机构安装在机器人主体的顶部,所述画面探测机构安装在机器人主体的前侧。
所述行走机构包括减速电机、驱动轮、第一从动轮、第二从动轮、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伸缩杆、液压杆和履带,所述减速电机安装在机器人主体的角部,所述驱动轮安装在减速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驱动轮的转轴端部转动连接有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一侧板的底部通过销块转动连接有两根所述液压杆,其中一根所述液压杆的端部通过销块转动连接有所述第二侧板,另一根所述液压杆的端部通过销块转动连接有所述第三侧板,所述伸缩杆设置在第二侧板与第三侧板之间,所述第一从动轮转动连接在第二侧板的侧壁上,所述第二从动轮转动连接在第三侧板的侧壁上,所述履带套接在驱动轮、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的外周。
所述伸缩杆包括套筒、伸缩柱、滑板和螺旋弹簧,所述套筒安装在第二侧板的侧壁,所述伸缩柱安装在第三侧板的侧壁,所述伸缩柱的端部安装有位于套筒内的滑板,所述滑板的侧壁抵接有设置在套筒内的螺旋弹簧。
优选的,所述探测仪调节机构包括伺服电机、丝杆、移动块、顶板、转动盘和生命探测仪,所述机器人主体的顶部构造有电机槽和与电机槽连通的水平滑槽,所述伺服电机安装在电机槽内,所述丝杆连接在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且转动连接在水平滑槽内,所述丝杆的外周螺纹连接有与水平滑槽贴合的移动块,所述顶板安装在移动块的顶部,所述转动盘转动连接在顶板的顶部,所述生命探测仪安装在转动盘的顶部。
优选的,所述画面探测机构包括横杆、第一转动柱、套环、安装杆、第二转动柱、连接板、第三转动柱和红外摄像头,所述横杆安装在机器人主体的侧壁,且横杆平行设置,所述横杆的侧壁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柱,所述第一转动柱的外周套接固定有套环,所述套环的外周安装有安装杆,所述第二转动柱转动连接在安装杆的端部,所述第二转动柱的两端均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侧壁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三转动柱,所述红外摄像头安装在第三转动柱的外周。
优选的,所述所述机器人主体的前侧安装有端板,且所述端板位于画面探测机构的下方。
优选的,所述端板的外壁与机器人主体外壁齐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业大学,未经安徽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0880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