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评价变速箱各位置润滑状态的方法、装置及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03802.2 | 申请日: | 2022-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275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3 |
发明(设计)人: | 朱元宸;闫书法;时迎刚;张永刚;胡凯;任福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4 | 分类号: | F16H57/04;G01D21/02;G01M13/02;G01N25/20;G01S19/14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朱晓熹 |
地址: | 2502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评价 变速箱 各位 润滑 状态 方法 装置 车辆 | ||
1.一种评价变速箱各位置润滑状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分布于变速箱内啮合齿轮、轴承处的若干第一温度采集模块采集变速箱内的第一温度参数;
利用设置于变速箱外的第二温度采集模块采集变速箱所处环境的第二温度参数;
对应收集并存储所采集的第一温度参数和第二温度参数;
遍历相应的第一温度参数和第二温度参数并做差,分析每个第一温度参数减去同一时刻的第二温度参数的值是否超出预设的温度阈值,是则判断发生润滑失效,发生润滑失效时,根据测出润滑失效的第一温度采集模块判断发生润滑失效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评价变速箱各位置润滑状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第一温度采集模块编号,并将第一温度采集模块的安装位置与编号对应保存,判断发生润滑失效时,根据测量出验证润滑失效的目标第一温度参数的第一温度采集模块的编号判断发生润滑失效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评价变速箱各位置润滑状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设置于变速箱处的角度传感器采集变速箱相对水平面所成的角度参数;通过设置于车辆的GPS传感器测量车辆所在地的坐标参数;通过车载控制系统获取车辆的实时运行速度参数、发动机转速参数及发动机输出功率参数;对应第一温度参数和第二温度参数记录角度参数、坐标参数、实时运行速度参数、发动机转速参数和发动机输出功率参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评价变速箱各位置润滑状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润滑失效时的角度参数、坐标参数、实时运行速度参数、发动机转速参数和发动机输出功率参数还原变速箱发生润滑失效时车辆所处状态,判断润滑失效是否受车辆状态的影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评价变速箱各位置润滑状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车载控制系统获取喷淋润滑机构的工作状态参数和变速箱油量参数;对应第一温度参数和第二温度参数记录喷淋润滑机构的工作状态参数和变速箱油量参数;根据润滑失效前后设定时间内所采集的喷淋润滑机构的工作状态参数和变速箱油量参数判断润滑失效是否为油量不足或者润滑系统缺陷因素的影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评价变速箱各位置润滑状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检测发生润滑失效时,通过车载控制系统控制喷淋润滑机构提高喷淋油量。
7.一种评价变速箱各位置润滑状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温度采集模块,所述第一温度采集模块分布设置于变速箱内啮合齿轮和轴承处,采集变速箱内的第一温度参数;
第二温度采集模块,所述第二温度采集模块设置于变速箱外,用于检测变速箱所处环境的第二温度参数;
所述第一温度采集模块和第二温度采集模块电性连接处理模块;
所述处理模块电性连接第一无线通讯模块,所述第一无线通讯模块无线连接第二无线通讯模块,所述第二无线通讯模块电性连接车载控制系统,车载控制系统遍历相应的第一温度参数和第二温度参数并做差,根据所遍历的目标第一温度参数减去目标第二温度参数的值是否超出预设的温度阈值判断是否发生润滑失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评价变速箱各位置润滑状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参数采集模块,所述参数采集模块采集车辆运行过程中的变速箱角度参数、坐标参数、实时运行速度参数、发动机转速参数、发动机输出功率参数、喷淋润滑机构工作状态参数和变速箱油量参数,所述参数采集模块电性连接处理模块,所述参数采集模块电性连接车载控制系统。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评价变速箱各位置润滑状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包括车载供电单元和电池供电单元,所述电源模块电性连接所述处理模块、所述第一温度采集模块、第二温度采集模块和第一无线通讯模块。
10.一种应用评价变速箱各位置润滑状态装置的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车体上配置评价变速箱各位置润滑状态装置,车体内的车载控制系统电连接喷淋润滑机构,所述评价变速箱各位置润滑状态装置的车载控制系统判断变速箱发生润滑失效时,车载控制系统控制喷淋润滑机构提高喷油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0380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池包压力动态控制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外置偏振片组件和摄像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