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无人驾驶的汽车主动刹车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3222024.6 | 申请日: | 2021-12-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8054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 发明(设计)人: | 付云飞;刘鹏飞;韩晓宇;苏新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鄂尔多斯市普渡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T7/22 | 分类号: | B60T7/22;F16D65/1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17010 内蒙古自治区鄂***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无人驾驶 汽车 主动 刹车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适用于无人驾驶的汽车主动刹车装置,包括检测模块和汽车主体,所述检测模块的输出端设置有中控电脑,所述中控电脑的输出端设置有加压模块,所述加压模块的输入端设置有脚刹模块,所述加压模块的输出端设置有刹车模块;所述汽车主体的内部设置有检测装置、加压装置和刹车装置,所述汽车主体的下方设置有汽车轮毂。当出现障碍物时,检测装置检测出障碍物的存在,并将信号传输至中控电脑中,然后中控电脑给加压装置发出信号,使得加压装置中的刹车油进入外壳中来推动移动活塞和活动杆移动,从而使得刹车片与刹车盘进行接触,增加摩擦力来迫使汽车停下,从而实现汽车及时刹停的目的,增加了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无人驾驶的汽车主动刹车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对汽车有如下定义:由动力驱动,具有4个或4个以上车轮的非轨道承载的车辆,主要用于:载运人员和(或)货物;牵引载运人员和(或)货物的车辆;特殊用途,乘用车在其设计和技术特性上主要用于载运乘客及其随身行李和(或)临时物品,包括驾驶员座位在内,乘用车最多不超过9个座位,乘用车分为以下11种车型,主要有:普通乘用车、活顶乘用车、高级乘用车、小型乘用车、敞篷车、舱背乘用车、旅行车、多用途乘用车、短头乘用车、越野乘用车、专用乘用车。
现在汽车的技术越来越发达,已经出现了能够无人驾驶的汽车了,但是无人驾驶的汽车与普通汽车相比仍然有些技术不够成熟,比如主动刹车技术,当汽车遇到障碍物时,不能及时的将汽车刹停,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无人驾驶的汽车主动刹车装置,解决了无人驾驶汽车主动刹车不及时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无人驾驶的汽车主动刹车装置,包括检测模块和汽车主体,所述检测模块的输出端设置有中控电脑,所述中控电脑的输出端设置有加压模块,所述加压模块的输入端设置有脚刹模块,所述加压模块的输出端设置有刹车模块;
所述汽车主体的内部分别设置有检测装置、加压装置和刹车装置,所述汽车主体的下方设置有汽车轮毂,所述加压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连接油管,所述外壳的内部呈空心状,所述外壳的一侧设置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一端安装有刹车片,所述活动杆的另一端安装有移动活塞,且移动活塞设置在外壳的内部,且活动杆与外壳活动连接,所述刹车片的一侧设置有刹车盘。
优选的,所述检测装置包括超声波测距离传感器、接收器和计时器,且超声波测距离传感器设置在汽车主体的前方,且设置有多个。
优选的,所述活动杆的表面设置有伸缩弹簧,且伸缩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外壳和刹车片的一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加压装置包括油缸,所述油缸的一侧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端安装有气杆,所述气杆的一端安装有挤压活塞。
优选的,所述油缸的一侧安装有第二连接油管,且第二连接油管通过管道与第一连接油管连接,且第一连接油管和第二连接油管均设置有两根。
优选的,所述气杆的表面设置有固定弹簧,且固定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挤压活塞和油缸的一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刹车盘的表面开设有螺纹固定孔,且螺纹固定孔设置有六个,且汽车轮毂通过螺栓与螺纹固定孔进行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当汽车前方出现障碍物时,由检测装置可以检测出障碍物的存在,并将信号传输至中控电脑中,然后中控电脑给加压装置发出信号,使得加压装置中的刹车油进入外壳中,然后外壳中刹车油变多会推动移动活塞移动,从而使得活动杆向外移动来推动刹车片与刹车盘进行接触,增加两者之间的摩擦力,迫使汽车停下,从而实现汽车及时刹停的目的,增加了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鄂尔多斯市普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鄂尔多斯市普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2220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