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抛投装置和具有抛投装置的无人机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10183.5 | 申请日: | 2021-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843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5 |
发明(设计)人: | 冯国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块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D1/02 | 分类号: | B64D1/02;B64D1/12;B64C39/02;A62C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具有 无人机 | ||
本发明一种抛投装置和具有抛投装置的无人机,所述抛投装置包括主体、转动件、第一锁固件和第二锁固件,所述第一锁固件和第二锁固件分别位于所述主体的两端,所述转动件位于所述主体中间分别连接第一锁固件和第二锁固件,所述转动件的转动控制所述第一锁固件和/或第二锁固件的打开和锁紧。所述抛投装置通过一个舵机控制两个悬挂位置的物品投掷,节约了生产成本,且所述抛投装置结构简单,安装在无人机上更加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抛投装置和具有抛投装置的无人机。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无人机在消防等领域得到了较大进展,无人机可悬挂灭火球或者救生物品等在空中抛掷,不仅抛投方便且效率较高。
市面上多数无人机安装有抛投装置,所述抛投装置通常位于无人机下方,每个抛投装置上设置悬挂端用于悬挂灭火球或者其他物品,当所述悬挂端锁合时物品固定悬挂在抛投装置上,当所述悬挂端打开时物品由于重力作用脱离悬挂端而向下抛掷,每个悬挂端的打开和关闭由一个舵机控制。
而市面上的无人机抛投装置中一个舵机只能控制一个悬挂端的打开和关闭,即一个舵机只能控制一个物体的投掷,不能控制两个物品的分次投掷。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无人机抛投装置中一个舵机不能控制两个物品的分次投掷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抛投装置和具有抛投装置的无人机。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提供一种抛投装置,包括主体、转动件、第一锁固件和第二锁固件,所述第一锁固件和第二锁固件分别位于所述主体的两端,所述转动件位于所述主体中间分别连接第一锁固件和第二锁固件,所述转动件的转动控制所述第一锁固件和/或第二锁固件的打开和锁紧。
优选地,所述第一锁固件包括第一杆体、相对的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之间留有第一空隙,所述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相对的面上分别设置贯穿孔,所述第一杆体穿过所述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上的贯穿孔,所述第一杆体与所述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活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锁固件包括第二杆体、相对的第三支撑件和第四支撑件,所述第三支撑件和第四支撑件之间留有第二空隙,所述第三支撑件和第四支撑件相对的面上分别设置贯穿孔,所述第二杆体穿过所述第三支撑件和第四支撑件上的贯穿孔,所述第二杆体与所述第三支撑件和第四支撑件活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抛投装置还包括舵机,所述舵机包括输出端,所述转动件包括连接端和转动端,所述连接端与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连接。
优选地,所述抛投装置还包括第三杆体和第四杆体,所述第一杆体、第三杆体、第四杆体和第二杆体依次首位相接,所述第一杆体和第三杆体之间通过螺丝活动连接,所述第三杆体和第四杆体之间通过固定销活动连接,所述第四杆体和所述第二杆体之间通过螺丝活动连接,所述第三杆体和第四杆体的连接处与所述转动件的转动端活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第三支撑件和第四支撑件位于第一直线上,所述第一杆体和第三杆体的连接处、所述第三杆体和第四杆体的连接处、所述第四杆体和第二杆体的连接处位于所述第二支撑件和第三支撑件之间。
优选地,所述转动件垂直于所述第一直线时,所述第一锁固件和第二锁固件锁紧;所述转动件的转动端向所述第二固定件的方向转动时,所述第一固定件打开,所述第二固定件锁紧;所述转动件的转动端向所述第一固定件的方向转动时,所述第二固定件打开,所述第一固定件锁紧。
优选地,所述主体上设置舵机孔,所述舵机穿过舵机孔与所述主体固定连接,所述转动件与所述舵机分别位于主体上相对的两个面上。
优选地,所述第三杆体和第四杆体的连接处位于主体所在面和转动件所在面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块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四块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1018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