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半导体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48618.0 | 申请日: | 2021-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071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2 |
发明(设计)人: | 孔真真;王桂磊;张毅文;亨利·H·阿达姆松;杜勇;苗渊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L29/165 | 分类号: | H01L29/165;H01L29/66 |
代理公司: | 北京兰亭信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67 | 代理人: | 赵永刚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半导体 结构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半导体结构及其制备方法,该半导体结构包括基底,基底上方形成有锗虚拟衬底层,锗虚拟衬底层上方形成有锗硅逆渐变缓冲层,锗硅逆渐变缓冲层上方形成有第一锗硅限制层,第一锗硅限制层上形成有锗量子阱层,锗量子阱层上形成有第二锗硅限制层,在第二锗硅限制层上形成有硅帽层。通过依次形成锗虚拟衬底层和锗硅逆渐变缓冲层,然后在锗硅逆渐变缓冲层上依次形成第一锗硅限制层、锗量子阱层和第二锗硅限制层,通过调节锗硅逆渐变缓冲层的过度程度,可调控锗量子阱层的应变大小,形成可限制载流子的包含高迁移率二维空穴气的异质结结构,改善核自旋干扰现象,便于与大规模硅基CMOS相兼容,降低制备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半导体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Rashba自旋轨道耦合(SOC)是实现栅控量子计算的理论基础,传统的III–V族材料虽然拥有强自旋轨道耦合,但其自旋轨道耦合是Dresselhaus自旋轨道耦合和Rashba自旋轨道耦合的混合态,同时III–V族具有很强的核自旋干扰,且较难与大规模硅基CMOS相兼容,制备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半导体结构及其制备方法,采用Ⅳ族材料Ge/GeSi/Si体系,以形成可限制载流子的包含高迁移率二维空穴气的异质结结构,改善核自旋干扰现象,便于与大规模硅基CMOS相兼容,降低制备成本。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半导体结构,该半导体结构包括一个基底,在基底的上方形成有锗虚拟衬底层,在锗虚拟衬底层的上方形成有锗硅逆渐变缓冲层,在锗硅逆渐变缓冲层的上方形成有第一锗硅限制层,在第一锗硅限制层上形成有锗量子阱层,在锗量子阱层上形成有第二锗硅限制层,在第二锗硅限制层上形成有硅帽层。
在上述的方案中,通过采用Ⅳ族材料Ge/GeSi/Si体系,依次形成锗虚拟衬底层和锗硅逆渐变缓冲层,然后在锗硅逆渐变缓冲层上依次形成第一锗硅限制层、锗量子阱层和第二锗硅限制层,通过调节锗硅逆渐变缓冲层的过度程度,可调控锗量子阱层的应变大小,形成可限制载流子的包含高迁移率二维空穴气的异质结结构,改善核自旋干扰现象,便于与大规模硅基CMOS相兼容,降低制备成本。且本发明的半导体结构还能够应用于固态半导体量子计算领域,能够在锗量子阱层进行大规模量子点的制备。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锗虚拟衬底层包括:先采用低温外延技术生长在基底上方的低温锗虚拟衬底层、后采用高温外延技术在低温锗虚拟衬底层上生长高温锗虚拟衬底层。通过采用高低温外延两步生长法,先后形成低温锗虚拟衬底层和高温锗虚拟衬底层,能够在低温层充分释放应变并容纳应变释放导致的位错,能够形成充分弛豫的锗虚拟衬底层;同时还与锗硅逆渐变缓冲层通过充分的应变释放,减少后续步骤中的第一锗硅限制层的赝晶生长现象,以此在第一锗硅限制层后生长锗量子阱时,能够给锗量子阱层引入足够的压应变。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锗硅逆渐变缓冲层的材料为GexSi1-x;其中,x从锗硅逆渐变缓冲层的底部至锗硅逆渐变缓冲层顶部,由1.0逆渐变截止到0.6~0.95之间的任意值。实现更高质量的高迁移率二维空穴气异质结结构。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锗硅限制层和第二锗硅限制层的材料均为GeySi1-y,其中,y为0.6~0.95之间的任意值。实现更高质量的高迁移率二维空穴气异质结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486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据处理方法、服务器及电子白板
- 下一篇:指导运动的方法、装置与电子设备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