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高尿酸血症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1191419.6 申请日: 2021-10-13
公开(公告)号: CN115957193A 公开(公告)日: 2023-04-14
发明(设计)人: 韩琳琳;卜利超;李纯晖;佟德全;童元峰;谌宗永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阳光诺和药物研究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K9/22 分类号: A61K9/22;A61K31/519;A61K47/38;A61K47/36;A61K47/26;A61K47/32;A61K47/14;A61K47/02;A61P19/06
代理公司: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代理人: 关畅
地址: 102200 北京市昌***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尿酸 药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抗高尿酸血症药物及其制备方法。该药物包括如下质量份的组分制成:别嘌醇200份;乳糖10~35份;组分A 15~50份;组分B 1~5份;组分C 20~60份;润滑剂0.6~2.4份;组分A选自微晶纤维素、乳糖、甘露醇、山梨醇、磷酸氢钙和淀粉中的至少一种;组分B选自聚维酮、共聚维酮、泊洛沙姆188、卡波姆、海藻酸钠和脱乙酰壳聚糖中的至少一种;组分C选自山嵛酸甘油酯和/或单硬脂酸甘油酯。它的制备方法如下:将原料过筛;组分B加水配成粘合剂;将别嘌醇、组分A、组分C加入制粒机后加入粘合剂进行湿法制粒,干燥后加润滑剂压片,即得。本发明药物具有缓释效果,制备简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高尿酸血症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医药领域。

背景技术

别嘌醇于1956年被英国WellcomeResearch实验室(现在的葛兰素史克)的RolandK.Robins首次发现。1966年首次被美国批准,1967年BurroughsWellcome(现在的葛兰素史克)以商品名为商业化销售。别嘌醇片适应症为:①原发性和继发性高尿酸血症,尤其是尿酸生成过多而引起的高尿酸血症;②反复发作或慢性痛风者;③痛风石;④尿酸性肾结石和(或)尿酸性肾病;⑤有肾功能不全的高尿酸血症。

现代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也随之提升,这促使了高尿酸血症的发生率增加。高尿酸血症是由于体内嘌呤物质代谢发生紊乱所导致的病症,持久的高尿酸,有可能造成尿酸结晶和尿酸盐结晶在肾盂、输尿管或肾小管及肾间质沉积,造成肾损害,引起肾结石,成为危害人体健康的隐形杀手。

别嘌醇片是一种尿酸合成抑制剂。别嘌醇及其代谢产物氧嘌呤醇均能抑制黄嘌呤氧化酶,阻止次黄嘌呤和黄嘌呤代谢为尿酸,从而减少了尿酸的生成。使血和尿中的尿酸含量降低到溶解度以下水平,防止尿酸形成结晶沉积在关节及其他组织内,也有助于痛风病人组织内的尿酸结晶重新溶解。别嘌醇亦通过对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酸转换酶的作用抑制体内新的嘌呤的合成。因此,别嘌醇是防止痛风急性发作疗效较确切的药物。它也是迄今为止惟一能有效减少尿酸生成、降低人体内尿酸水平的药物。作为临床治疗痛风疾病的一线药物,别嘌醇在口服后,经胃肠道完全吸收,2~6小时即可达到血药峰浓度,半衰期为14~28小时,经肝脏代谢为具有活性的氧嘌呤醇,半衰期为15~18小时。

根据《国家药监局公布第二批化学药品说明书》中别嘌醇片说明书用法用量:成人常用量:初始剂量一次50mg,一日1~2次,每周可递增50~100mg,至一日200~300mg,分2~3次服。每2周测血和尿尿酸水平,如已达正常水平,则不再增量,如仍高可再递增。但一日最大量不得大于600mg。

如果一日服用600mg,必然需要分多次服用,患者有遗忘的风险;而且《国家药监局公布第二批化学药品说明书》中别嘌醇片说明书不良反应有:(1)皮疹:可呈瘙痒性丘疹或荨麻疹。如皮疹广泛而持久,及经对症处理无效,并有加重趋势时必须停药。

(2)胃肠道反应:包括腹泻、恶心、呕吐和腹痛等。

(3)白细胞减少或血小板减少或贫血或骨髓抑制,均应考虑停药。

(4)其他有脱发、发热、淋巴结肿大、肝毒性、间质性肾炎及过敏性血管炎等。

(5)国外曾报道数例患者在服用本品期间发生原因未明的突然死亡。

如果病情严重需要多次服药,不良反应必然更加严重。因此,如果将别嘌醇制备成缓释片,减少服药次数,降低不良反应,增加患者的顺应性是医药技术领域人员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高尿酸血症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抗高尿酸血症药物,该抗高尿酸血症药物包括如下质量份的组分制成:别嘌醇200份;组分A 25~85份;组分B 1~5份;组分C 20~60份;润滑剂0.6~2.4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阳光诺和药物研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阳光诺和药物研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914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