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离合器液压系统的压力补偿方法及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187723.3 | 申请日: | 2021-10-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622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4 |
| 发明(设计)人: | 徐少芝;裴玲;秦岭;虞璐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D25/12 | 分类号: | F16D25/12;F16D48/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远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04 | 代理人: | 柳欣 |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离合器 液压 系统 压力 补偿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离合器液压系统的压力补偿方法及装置,通过实时监测离合器液压系统的实际压力,将实际压力分别与离合器半结合点KP和离合器非线性点VKP对应的压力进行比较;如果实际压力大于KP对应的压力且小于VKP对应的压力,基于VKP对应的压力和实际压力,得到基础补偿量;根据当前的阀体油温和目标压力变化率,得到修正系数;利用基础补偿量和修正系数对离合器液压系统进行压力补偿。在本方案中,通过实时监测实际压力,并比较实际压力与离合器半结合点KP和离合器非线性点VKP对应的压力,当实际压力在KP和VKP对应的压力之间时,对离合器液压系统进行压力补偿处理,从而减少离合器液压系统的响应延迟和误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离合器液压系统的压力补偿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双离合变速箱的升档或降档过程都是通过两个离合器传递扭矩实现的,从而确保换挡过程中始终存在动力传递,进而实现无动力中断换挡。在扭矩交互的过程中,车辆对输出扭矩的波动非常敏感,过高和过低的压力都容易引起换挡的顿挫感。
在现有技术中,湿式双离合变速箱中的离合器通常通过压力控制阀实现压力的控制。在稳态时,测量电磁阀的电流与压力的曲线(PC曲线),实际控制时,根据目标压力反查电磁阀的PC曲线,进一步控制压力阀的压力,从而实现对离合器压力的控制。而PC曲线反映的是电磁阀的稳态特性,在实际控制时,目标压力是动态变化的,因此实际压力是一个动态响应的过程,稳态的PC曲线并不能反映出实际压力的响应过程。在低扭矩阶段,离合器压片与摩擦片刚开始接触,由于刚度的突变使离合器压力特性表现为非线性,导致液压响应延迟大、误差大。
由此可知,现有的离合器压力控制方式存在如下问题:液压在低扭矩的响应延迟和误差都比较大,导致离合器传递扭矩与需求扭矩相比偏小,换挡时容易引起顿挫感;在低速工况时,实际压力响应速率大于目标压力速率。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离合器液压系统的压力补偿方法及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离合器液压系统响应延迟大和误差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公开了一种离合器液压系统的压力补偿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实时监测离合器液压系统的实际压力,将所述实际压力分别与离合器半结合点KP和离合器非线性点VKP对应的压力进行比较;
如果所述实际压力大于所述KP对应的压力且小于所述VKP对应的压力,基于所述VKP对应的压力和所述实际压力,得到基础补偿量;
根据当前的阀体油温和目标压力变化率,得到修正系数;
利用所述基础补偿量和所述修正系数对所述离合器液压系统进行压力补偿。
可选的,还包括:
在实时监测所述实际压力的过程中,如果所述实际压力等于所述VKP对应的压力,退出压力补偿。
可选的,所述根据当前的阀体油温和目标压力变化率,得到修正系数,包括:
根据当前的阀体油温和目标压力变化率,从预设数据表中获取修正系数,所述修正系数与所述阀体油温成反比,与所述目标压力变化率成正比。
可选的,所述利用所述基础补偿量与所述修正系数对所述离合器液压系统进行压力补偿,包括:
计算所述基础补偿量与所述修正系数的乘积,将所述乘积作为实际压力补偿量;
基于所述实际压力补偿量对所述离合器液压系统进行压力补偿。
可选的,所述基于所述实际压力补偿量对所述液压系统进行压力补偿,包括:
判断所述实际压力补偿量是否在限制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877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印章发出警报的控制方法
- 下一篇: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