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停放制动单元及电机械制动夹钳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75733.5 | 申请日: | 2021-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300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3 |
发明(设计)人: | 杨磊;马法运;王帅;刘帅;夏志远;冯勇;孙国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13/74 | 分类号: | B60T13/74 |
代理公司: | 青岛清泰联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56 | 代理人: | 徐艳艳 |
地址: | 26603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停放 制动 单元 机械 夹钳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停放制动单元及电机械制动夹钳,停放制动单元包括:缸体组件,内设开有孔的腔体;蓄能组件,位于腔体内,包括:碟簧缸体,固定于缸体组件上;碟簧套筒,套接于碟簧缸体内;碟簧组件Ⅰ,位于碟簧套筒内;导向件,位于碟簧组件Ⅰ内,固装于碟簧缸体端部;支撑件,位于腔体内,与碟簧套筒间隔设置;碟簧组件Ⅱ,位于腔体内,设于支撑件与缸体组件之间;楔形件,靠近承载斜面的一端与碟簧套筒连接,另一端穿过碟簧组件Ⅱ与支撑件连接;推力输出控制单元,与碟簧缸体连接;锁止组件,位于碟簧缸体和碟簧套筒之间。本发明结构紧凑,能量由碟簧组的弹性势能产生,蓄能效率高,轴向尺寸小,重量轻。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轨道交通技术领域,涉及轨道车辆制动技术,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停放制动单元及电机械制动夹钳。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控制技术的革新和轨道交通整体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对轨道车辆制动器电气化的要求不断提高,智能化、网络化和轻量化已经成为发展趋势。电气化的制动器已不再需要液压或气压等方式中的大量管路和动力源。电气化的制动器中,一项关键的技术是如何可靠地保证在失电状态下的制动输出以及停放制动的长期制动力保持,传统的停放缸已经无法满足要求。
目前,已有的轨道车辆用电机械制动夹钳的停放功能采用旋转方式给弹簧蓄能,然后通过弹簧力输出扭矩的方式施加停放制动力。由于通过丝杠方式实现扭矩与弹力的转换,这种蓄能方式的蓄能效率低,且轴向尺寸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电子机械制动夹钳存在的蓄能效率低等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紧凑、蓄能效率高的停放制动单元及电机械制动夹钳,无需液压和气压,能够为轨道车辆的停放制动、紧急制动等工况提供制动力,保证轨道车辆安全,且轴向结构紧凑,尺寸小。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停放制动单元,包括:
缸体组件,内设开有孔的腔体;
蓄能组件,位于腔体内,包括:
碟簧缸体,固定于缸体组件上;
碟簧套筒,套接于碟簧缸体内;
碟簧组件Ⅰ,位于碟簧套筒内;
导向件,位于碟簧组件Ⅰ内,固装于碟簧缸体端部;
支撑件,位于腔体内,与碟簧套筒间隔设置;
碟簧组件Ⅱ,位于腔体内,设于支撑件与缸体组件之间;
楔形件,靠近承载斜面的一端与碟簧套筒连接,另一端穿过碟簧组件Ⅱ与支撑件连接;
推力输出控制单元,与碟簧缸体连接;
锁止组件,位于碟簧缸体和碟簧套筒之间。
优选的,缸体组件包括:
第一罩体;
第一缸体,与第一罩体连接,第一缸体与第一罩体连接的端部设有对称的两个凸起部,每个凸起部均通过一固定件与第一罩体连接;碟簧缸体套设于第一缸体内;
第二缸体,与第一缸体连接,第二缸体的一侧开有孔,第二缸体的外部设有两个对称的柱体,柱体内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安装有销轴传感器;碟簧缸体安装于第二缸体上;
第二罩体,与第二缸体连接,第二罩体与第二缸体、第一缸体和第一罩体形成有孔的腔体;所述支撑件和碟簧组件Ⅱ位于第二罩体内。
优选的,凸起部设有半圆槽和轴孔,轴孔内安装有轴套,凸起部的半圆槽与设于固定件上的半圆槽形成与腔体连通的腔室。
优选的,推力输出控制单元包括:
第一导磁组件,位于腔体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7573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