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前贯穿组合灯定位装置及定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62028.1 | 申请日: | 202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284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发明(设计)人: | 晏庆龙;黄泽银;吴帆;林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08 | 分类号: | B62D25/08;B60Q1/04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张凯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贯穿 组合 定位 装置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前贯穿组合灯定位装置及定位方法,涉及汽车前部结构设计领域。本前贯穿组合灯定位装置的连接模块包括第一连接件和至少一第二连接件,其竖直面与前端框架靠近车头的一面相连,水平面与第一连接件相连,并用于修正前端框架沿竖直方向的定位误差,以使第一连接件沿竖直方向的定位误差不大于预设误差,还用于辅助第一连接件沿车身长度方向的位置定位,前贯穿组合灯模块包括至少两根沿车尾方向延伸设置的连接臂,并与第一连接件相连,以用于沿竖直方向、车身长度方向和车身宽度方向的位置定位。本申请提供的定位装置解决了在安装的过程中前端框架易沿车身的前后方向发生转动而导致安装定位在其上的前贯穿组合灯的位置精度较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前部结构设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前贯穿组合灯定位装置及定位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的外观造型和感知质量越来越受到用户的关注,汽车前脸区域的大灯、前格栅、前保的造型又是整车外观感知的重点研究对象,尤其是随着新能源车企的介入与大力发展,电动汽车相比传统燃油车由于驱动形式的巨大变化,前脸大灯能可以在更自由的状态下进行设计与布置,传统燃油车想要实现一些电动车的高感知造型特征,需要在DTS定义以及结构保证方面做出改变,达到整车的感知评价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前贯穿组合灯与其周边多个零件配合,例如与信号灯、机罩、前格栅、前保和翼子板等结构之间都存在间隙、面差的装调配合要求。目前由于车身尺寸链过长,各链环公差累积导致前贯穿组合灯的定位安装点波动较大,无法按照传统方式实现快速准确的自定位装配,通常采用人工调整装配的方式,在总装调线进行调整。由于前贯穿组合灯与前端总成结构连接固定,而前端总成结构连接固定在白车身的左右纵梁上,纵梁一般具有高强度且成型易变形特点,往往在现实安装时,左右两侧的纵梁不能做到位置完全对称,存在一定的位置误差,因此导致安装在其上的前端总成结构的位置也存在误差,最后则会影响依靠前端总成结构定位的前贯穿组合灯的位置精度。
相关技术中,为了消除由于左右纵梁位置精度误差,采取将前端框架、防撞梁总成等结构先在线下进行装配,以保证结构之间尽可能消除位置误差,随后再通过对应的定位工装安装在左右纵梁上,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小前端总成结构的位置误差,但是由于前端框架本身具有一定的高度,在前端总成结构安装在左右纵梁的过程中,前端框架很可能沿车身的前后方向发生转动,从而影响其自身的位置精度,继而影响后续安装定位在其上的前贯穿组合灯的位置精度。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前贯穿组合灯定位装置及定位方法,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前端模块在安装的过程中由于前端框架易沿车身的前后方向发生转动,导致安装定位在其上的前贯穿组合灯的位置精度较差的问题。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前贯穿组合灯定位装置,其包括:
前端模块,其包括前端框架;
连接模块,其包括第一连接件和至少一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呈L形,所述第二连接件的竖直面与所述前端框架靠近车头的一面相连,水平面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相连,所述第二连接件用于修正所述前端框架沿竖直方向的定位误差,以使所述第一连接件沿竖直方向的定位误差不大于预设误差,还用于辅助所述第一连接件沿车身长度方向的位置定位;
前贯穿组合灯模块,其包括至少两根沿车尾方向延伸设置的连接臂,所述连接臂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相连,以用于沿竖直方向、车身长度方向和车身宽度方向的位置定位。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件的竖直面上设有至少两个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定位调节孔,所述前端框架上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定位调节孔用于与所述第一固定孔配合,且所述第一定位调节孔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固定孔,所述连接模块还包括多个调节垫片,所述调节垫片可拆卸地设于其中一所述第一定位调节孔与第一固定孔之间,以用于修正所述前端框架沿竖直方向的定位误差,以使所述第一连接件沿竖直方向的定位误差不大于预设误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620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