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拖拉机双作用湿式离合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51566.3 | 申请日: | 2021-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854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冯彦杰;戴维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福尔沃农业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25/0638 | 分类号: | F16D25/0638;F16D25/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1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拖拉机 作用 离合器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拖拉机双作用湿式离合器装置,涉及拖拉机配件技术领域。包括前壳体和后壳体,所述前壳体的后方设置有后壳体,所述前壳体与后壳体的中间设置有定位板,所述后壳体通过轴承与固定件连接,所述前壳体和后壳体远离定位板的一侧设置有活塞槽,所述前壳体和后壳体上的活塞槽内分别设置有C1活塞环总成和C2活塞环总成;通过设置C1液压室102和C2液压室103形成液压控制结构,通过液压系统供油的方式进行输出的传递控制,通过液压助力减少人为操作时所需的操作力,减少驾驶员疲劳度,同时以油液为动力的传动结构便于在内部注入润滑剂等有利油液,对内部工作结构起到散热和降低摩擦的作用,减少离合器的工作损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拖拉机配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拖拉机双作用湿式离合器装置。
背景技术
拖拉机常用的离合器为干式离合器,当拖拉机需要变换档位时,需要先通过操纵系统将干式离合器分离,切断发动机传递的动力,再操作换挡手柄变换挡位,因离合器操作系统普遍存在操纵力大;操作步骤繁琐,驾驶员长期频繁换挡增加驾驶员的作业强度,大大降低作业效率。干式离合器在使用过程中,因其工作空间密闭,散热不好,容易高温从而降低使用寿命;同时,干式离合器的摩擦片和离合器的压盘长时间处于摩擦状态,易产生高温,至摩擦片烧片,失去工作能力而报废,从而使整车维修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拖拉机双作用湿式离合器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拖拉机双作用湿式离合器装置,包括前壳体和后壳体,所述前壳体的后方设置有后壳体,所述前壳体与后壳体的中间设置有定位板,所述后壳体通过轴承与固定件连接;
所述前壳体和后壳体远离定位板的一侧设置有活塞槽,所述前壳体和后壳体上的活塞槽内分别设置有C1活塞环总成和C2活塞环总成,所述C1活塞环总成的侧面设置有C1压板,所述C2活塞环总成的侧面设置有C2压板,所述C1压板和C2压板与定位板之间分别同轴设置有离合器隔板和摩擦片,所述摩擦片的侧面分别设置有C1连接套和C2连接套,所述前壳体的内部嵌合有输入轴,所述后壳体的内部嵌合有C2输出轴,所述C2输出轴的内部嵌合有C1输出轴,所述C1压板与C2压板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内部穿插设置有销轴,所述前壳体的内部设置有C1油道和C2油道。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前壳体和后壳体均为环状;一端敞口结构,所述前壳体和后壳体与定位板通过螺栓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C1活塞环总成与活塞槽连接处形成C1液压室,所述C2活塞环总成与活塞槽连接处形成C2液压室,所述C1油道与C1液压室连通,所述C2油道通过定位板上的油孔与后壳体内的油道连通,并最终与C2液压室连通。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离合器隔板和摩擦片均设置有复数个,所述摩擦片与对应侧的C1连接套和C2连接套外周的花键嵌合。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C1输出轴与C1连接套嵌合并同轴设置,所述C2输出轴为中空设置,所述C2输出轴与C2连接套嵌合并同轴设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销轴的两端设置在C1压板和C2压板的圆孔内。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拖拉机双作用湿式离合器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拖拉机双作用湿式离合器装置,通过设置C1液压室102和C2液压室103形成液压控制结构,通过液压系统供油的方式进行输出的传递控制,通过液压助力减少人为操作时所需的操作力,减少驾驶员疲劳度,同时以油液为动力的传动结构便于在内部注入润滑剂等有利油液,对内部工作结构起到散热和降低摩擦的作用,减少离合器的工作损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福尔沃农业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福尔沃农业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5156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