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氧化锌单晶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653701.5 | 申请日: | 2021-06-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816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 发明(设计)人: | 陈晨龙;熊庭辉;王俪霖;孙姝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闽都创新实验室 |
| 主分类号: | C30B29/16 | 分类号: | C30B29/16;C30B29/60;C30B25/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周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40 | 代理人: | 杨晓云 |
| 地址: | 350002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氧化锌 材料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氧化锌单晶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述氧化锌单晶材料具有交联网状结构,所述交联网状结构的交联部分为单晶结构。所述氧化锌单晶材料具有特殊的交联网状结构,可以大大提高PEC的水氧化性能,具有良好的作为PEC光电阳极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氧化锌单晶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半导体纳米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ZnO是一种重要的II-VI半导体材料,由于其固有的特性,即在室温下具有3.37eV的宽直接带隙和60meV的大直接激子结合能,因而备受关注。ZnO的导带和价带的位置同时满足还原水产生氢,氧化水产生氧的要求,可以有效地利用紫外线分解水。另外,由于其便宜,易于制备和高稳定性,它是有前途的半导体光催化材料。然而,由于电极/电解质界面处的电子-空穴对的重组以及不足的表面反应动力学,基于ZnO纳米材料的光阳极无法获得理想的结果。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通常有几种解决方法:ZnO的掺杂改性;在电极/电解质界面处添加催化剂;在电极/电解质界面处添加表面钝化层;构造特殊的ZnO纳米结构。
由于一维ZnO纳米材料(如纳米线,纳米棒,纳米片等)可以为载体提供线性传输通道,因此被广泛用于PEC光阳极的研究。然而,一维纳米材料具有小的比表面积和与电解质的小的接触面积,这限制了反应部位。如果可以构建特殊的三维ZnO纳米结构,则该结构由相互交联形成规则阵列的一维ZnO纳米元素组成。无疑,这种结构可以大大提高比表面积和载流子转移效率。
但是,实现这种大面积的3D交联纳米结构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通常,结构是通过生成后的组装方法构造的,例如电磁场引导的组装,Langmuir-Blodgett技术,压印等。然而,通过这些方法构造的纳米结构的晶体学方向不能被控制,并且在一维纳米结构单元之间不能形成单晶结,因此它们不能用于需要高单晶特性的光电器件中。另一种方法是直接外延生长以构建3D单晶纳米结构,通常采用车削和分叉生长方法。它通常会长出一个主干,然后在其侧面长出一个分支,但很难在树木之间形成交联结构。到目前为止,这种结构的开发仍处于摸索阶段。
发明内容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氧化锌单晶材料,所述氧化锌单晶材料具有特殊的交联网状结构,可以大大提高PEC的水氧化性能,具有良好的作为PEC光电阳极的应用前景。
一种氧化锌单晶材料,所述氧化锌单晶材料具有交联网状结构,所述交联网状结构的交联部分为单晶结构。
可选地,所述交联网状结构由片状纳米帆状结构互相交联形成。
优选地,所述氧化锌单晶材料晶面为氧化锌的晶面。
可选地,所述片状纳米帆状结构长度为500~5000nm,宽度为10~600nm。
可选地,所述片状纳米帆状结构长度上限选自800、1000、1200、1500、3000、或4000nm,下限选自500、800、1000、1200、1500或3000nm。
所述宽度上限选自30、50、70、90、110、120、150、180、200、250、300、400、450、500、550或600nm;下限选自10、30、50、50、70、90、110、120、150、180、200、250、300、400、450、500或550nm。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根据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氧化锌单晶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将含有锌源、还原剂的原料在催化剂存在下,通过气相沉积在衬底上生长,获得所述氧化锌单晶材料;
所述衬底的晶体结构与非极性a平面ZnO晶格匹配;
所述催化剂包括金属;
所述催化剂在所述衬底表面形成催化层;
所述催化层的厚度为1~25n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闽都创新实验室,未经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闽都创新实验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537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