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器人3D手眼标定方法、系统、装置及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88375.4 | 申请日: | 2021-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003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发明(设计)人: | 王耿;权万龙;王城;范兴刚;陈和平;席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智能机器人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25J9/16 | 分类号: | B25J9/16;B25J1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郑宏谋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器人 手眼 标定 方法 系统 装置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器人3D手眼标定方法、系统、装置及介质,其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3D设备采集标定场景的点云数据;从所述点云数据中获取标定物的点云;将获得的标定物的点云,与所述标定物的预设点云进行匹配,获得标定物在3D设备中的位姿;根据获得的位姿实现手眼标定;其中,所述标定物固定在机器人的机械臂的末端。本发明通过从标定场景的点云数据中分割出标定物的点云,对分割获得的标定物的点云与预设点云进行匹配,获得标定物在3D设备中的位姿,实现机器人的手眼标定,提高了手眼标定的效率,可广泛应用于智能机器人技术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机器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机器人3D手眼标定方法、系统、装置及介质。
背景技术
机器人已被广泛应用于各个不同的领域,包括医疗、工业生产、环境监测、城市管理等。在面对不同的应用环境,机器人自身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工作效率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机器视觉和机器相互结合将极大的提升机器人工作属性。机器人借助机器视觉进行工作的前提通常需要首先完成手眼标定,即建立机器人与机器视觉设备之间的转化关系。
目前手眼标定大多还是基于2D机器视觉的机器人2D手眼标定,但是2D的手眼标定完成后,机器人仅能对特定平面上的工件进行操作;当工件离开特定平面后,就无法完成抓取任务,故需要进行3D的手眼标定。另外对于“眼在手外”的工作情景,3D设备距离工作区域较远,为了提高机器人基于3D视觉的工作精度,就需要采用更高精度的3D相机,但这会使得手眼标定的耗时增加,影响了手眼标定的的效率。其中,“眼”指视觉设备,“手”指机器人的末端。
发明内容
为至少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器人3D手眼标定方法、系统、装置及介质。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机器人3D手眼标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D设备采集标定场景的点云数据;
从所述点云数据中获取标定物的点云;
将获得的标定物的点云,与所述标定物的预设点云进行匹配,获得标定物在3D设备中的位姿;
根据获得的位姿实现手眼标定;
其中,所述标定物固定在机器人的机械臂的末端。
进一步,所述预设点云通过以下方式获得:
获取标定物的尺寸信息;
根据尺寸信息获取标定物的模型图;
对所述模型图进行点云化处理,获得预设点云。
进一步,所述从所述点云数据中获取标定物的点云,包括:
利用高斯滤波对点云数据进行去噪;
采用体素网格滤波方法对去噪后的点云数据进行下采样;
采用欧式距离实现的聚类算法从经过下采样的点云数据中,获取标定物的点云。
进一步,所述将获得的标定物的点云,与所述标定物的预设点云进行匹配,获得标定物在3D设备中的位姿,包括:
采用ICP算法对将获得的标定物的点云,与所述标定物的预设点云进行匹配,获得标定物在3D设备中的位姿sensorHobj。
进一步,所述机器人3D手眼标定方法还包括:
在机器人手眼标定的过程中,采用机器人编程和TCP通讯进行控制;
通过机器人编程控制机器人运动到指定的位姿,并通过TCP通讯发送信息,以使3D设备采集点云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智能机器人研究院,未经深圳市智能机器人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8837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