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无人驾驶船舶碰撞预警的传感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39535.1 | 申请日: | 202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564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5 |
发明(设计)人: | 乔大雷;李臣;吕太之;张娟;戴立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S13/88 | 分类号: | G01S13/88;G01S13/937;G01S7/02;G08G3/02;B63B1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源古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0 | 代理人: | 马晓辉 |
地址: | 21117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无人驾驶 船舶 碰撞 预警 传感器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无人驾驶船舶碰撞预警的传感器系统。支架臂左右两端分别焊接成一体有插杆件,所述的插杆件上设有螺纹;所述的支架臂背面中心设有第一铰链公头;所述的基座背板左右分别两侧为电子设备安装槽,本发明采用所述的电子设备安装槽外壁还安装有全景图像摄录机,所述的电子设备安装槽内集成有图像色块分析模块和信息处理芯片模块,所述的信息处理芯片模块对微型隔膜泵、微型电磁阀、微型步进电机、电控短气杆启停时间、电极换向控制,并且信息处理芯片模块接收雷达探头反馈信息,并且把反馈信号通过数据处理后发给船舶航控系统中心进行船舶操控的调度的技术方案,实现了无人驾驶船舶碰撞预警的传感器系统布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传感器领域,涉及一种用于无人驾驶船舶碰撞预警的传感器系统。
背景技术
无人驾驶船舶发展还存在一系列技术、社会、法律障碍及其他不确定性,但无人驾驶船舶应该是未来船舶的发展目标和方向,因为人类终归要将自己从航海中无处不在的危险和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智能机器替代船员之日,将是无人驾驶船舶真正应用于市场之时。遥控驾驶甚至自动驾驶,都不是无人驾驶船舶的全部。无人驾驶船舶涵盖的技术领域非常广泛,除了传统船舶技术,还涉及多传感器智能监控系统、自动避碰系统、高可靠高冗余数据传输系统、机电系统自动故障检测系统、自动导航系统、可靠电子海图系统、智能机器人系统、水下机器人系统、防海盗系统技术,甚至最热门的物联网和大数据等技术。无人驾驶船舶确实具有降低人工成本、节能降耗、减少事故的优点。此外,无人驾驶船舶未来应用的一大障碍还在于复杂的国际航海规则。
现有的无人驾驶船舶的碰撞预警传感器系统,主要是通过在固定的位置设置雷达,由于海水对雷达波能够吸收,在一些情况下,很难判断离岸边多远。公开号为CN112349145A,公开日为2021年2月9日,专利名称为《一种船舶碰撞风险预警装置》,提供一种能够升降的预警装置,但是无法解决精确判断离岸距离的判断。
发明内容
1、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现有的无人驾驶船舶在靠岸时,由于存在海水对雷达波的吸收的问题,雷达无法精确判断距离码头的距离,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无人驾驶船舶碰撞预警的传感器系统,包括系统底座和至少一个装载模块单体,所示装置模块单体通过支架基座和系统底座连接,所述系统底座包括支架臂,所述支撑臂和基座背板连接,所述基座背板的左右两侧设有电子设备安装槽,所述电子设备安装槽内安装有电子元件集成模块,所述基座背板上方设置有支架插槽,所述装置模块单体包括支架板件,所述支架板件背面两端分别设有管夹,并且在管夹内固定有线束管;所述支架板件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撑板,所述撑板末端固定连接第一安装底板;所述支架板件正面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悬架杆,且悬架杆末端连接第二安装底板;所述的支架板件电控短气杆的空心杆件末端与板件公头相活动铰接;两片桥接片中间位置被锁接栓相固定;两片所述桥接片一端末设有微型步进电机,另一端末通过销钉与电控短气杆外壁相活动铰接;所述的锁接栓上活动铰接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一端末与板件公头相铰接,另一端与支架基座中的支架插杆连接,所述支架插杆插入到所述支架插槽中,相邻两个所述装载模块单体之间的连接通过靠近系统底座的装载模块中的桥接片和与之相邻的装载模块单体中电空短气杆外壁相活动连接。
所述电控短气杆包括空心杆件,所述空心杆件内中空,并且在其侧壁设有排气孔,所述的空心杆件内设有微型隔膜泵,并且微型隔膜泵的进气管与气杆筒底部相贯通;所述空心杆件尾端外壁套有密封橡胶圈,所述的空心杆件置入于气杆筒内部,所述空心杆件与气杆筒构成气室。
所述微型隔膜泵的进气管段上驳接有微型电磁阀,且电磁阀断电状态阀门处于常闭;微型隔膜泵的排气管口与排气孔相贯通。
所述微型步进电机包括转子组件和磁缸本体;所述转子组件端插入装载模块单体的支架母头内中心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3953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身壁板力学性能试验装置
- 下一篇:一种桥梁焊接装置及桥梁焊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