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碳化硅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70261.5 | 申请日: | 2021-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971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2 |
发明(设计)人: | 野口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L29/06 | 分类号: | H01L29/06;H01L29/08;H01L29/78;H01L21/3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何立波;张天舒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碳化硅 半导体 装置 及其 制造 方法 | ||
得到能够提高成品率的碳化硅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第1导电型的碳化硅层(2)具有存在晶体缺陷的缺陷区域。第2导电型的多个阱区域(4)形成于碳化硅层(2)。第1导电型的源极区域(6)形成于阱区域(4)。栅极氧化膜(7)形成于碳化硅层(2)、阱区域(4)以及源极区域(6)之上。栅极电极(8)形成于栅极氧化膜(7)之上。源极电极(10)与阱区域(4)以及源极区域(6)连接。在缺陷区域(3)未形成源极区域(6)。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碳化硅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碳化硅晶体有望作为能够实现高耐压、低损耗以及高温工作的下一代的开关元件的材料(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244083号公报
但是,碳化硅晶体包含大量堆垛层错等晶体缺陷。在当前的碳化硅半导体装置中存在以下问题,即,由于晶片中的晶体缺陷或者在外延生长时产生的晶体缺陷,产生泄漏电流,成品率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上述这样的课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得到能够提高成品率的碳化硅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的碳化硅半导体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第1导电型的碳化硅层,其具有存在晶体缺陷的缺陷区域;第2导电型的多个阱区域,它们形成于所述碳化硅层;第1导电型的源极区域,其形成于所述阱区域;栅极氧化膜,其形成于所述碳化硅层、所述阱区域以及所述源极区域之上;栅极电极,其形成于所述栅极氧化膜之上;以及源极电极,其与所述阱区域以及所述源极区域连接,在所述缺陷区域未形成所述源极区域。
发明的效果
在本发明中,在缺陷区域未形成源极区域。如果没有源极区域,则即使向栅极电极施加电压,晶体管也不会接通,因此,不产生泄漏电流。其结果,能够提高成品率。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碳化硅半导体装置的剖视图。
图2是实施方式1涉及的碳化硅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表示外延生长后的碳化硅晶片的俯视图。
图4是表示在碳化硅晶片处确定了形成有源区域的区域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5是表示各芯片所包含的晶体缺陷的放大俯视图。
图6是表示各芯片所包含的晶体缺陷的放大俯视图。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碳化硅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的剖视图。
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碳化硅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的剖视图。
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碳化硅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的剖视图。
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碳化硅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的剖视图。
图11是表示对比例涉及的碳化硅半导体装置的剖视图。
图12是表示实施方式2涉及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的剖视图。
图13是表示实施方式2涉及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的剖视图。
图14是表示实施方式4涉及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的俯视图。
图15是表示实施方式4涉及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的剖视图。
图16是表示实施方式5涉及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的剖视图。
图17是表示实施方式5涉及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7026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