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身总成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2023144846.2 | 申请日: | 2020-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301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马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能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20 | 分类号: | B62D25/20;B62D25/00;B60K1/04;B60L58/26;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47;H01M10/6554;H01M10/6556;H01M10/6567;H01M10/6568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张文姣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身 总成 车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身总成及车辆,所述车身总成包括:车身本体,所述车身本体内形成有容纳空间;其中所述车身本体中围成所述容纳空间的侧壁的至少部分构造为冷却液板,所述冷却液板内设置有适于冷却液流动的冷却液流路;动力电池,所述动力电池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且邻近所述冷却液板设置。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身总成,该车身总成通过将车身本体、冷却液板和动力电池设置成一体式,提高车身总成的集成化,从而简化了工艺路径,仅需对车身总成开模,减少了零部件的开模数量,从而降低了整车成本,提高了车身总成的成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身总成及车辆。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目前车身本体、冷却液板和动力电池之间相互独立设置,车身总成的集成度低,导致成组方式和工艺路径复杂,并且工作人员需要对车身本体、冷却液板以及动力电池开模,从而使模具成本高,成组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身总成,该车身总成通过将车身本体、冷却液板和动力电池设置成一体式,降低了整车成本,提高了车身总成的成组效率。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车身总成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身总成,车身总成包括:车身本体,所述车身本体内形成有容纳空间;其中所述车身本体中围成所述容纳空间的侧壁的至少部分构造为冷却液板,所述冷却液板内设置有适于冷却液流动的冷却液流路;动力电池,所述动力电池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且邻近所述冷却液板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身总成,该车身总成通过将车身本体、冷却液板和动力电池设置成一体式,提高车身总成的集成化,从而简化了工艺路径,仅需对车身总成开模,减少了零部件的开模数量,从而降低了整车成本,提高了车身总成的成组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车身总成还包括:动力电池下壳体,所述动力电池下壳体设置于所述车身本体下侧且与所述容纳空间正对,所述动力电池下壳体与所述车身本体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车身本体包括: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在车辆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所述第一纵梁和所述第二纵梁在所述车辆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且在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相连,所述冷却液板设置于所述第一纵梁与所述第二纵梁之间以及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之间;其中所述第一横梁、所述第二横梁、所述第一纵梁、所述第二纵梁以及所述冷却液板共同限定出所述容纳空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冷却液板内设置有在宽度方向延伸的多个冷却流路,所述第一纵梁与所述冷却液板之间设置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分别与多个所述冷却流路的进口连通;所述第二纵梁与所述冷却液板之间设置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分别与多个所述冷却流路的出口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横梁上设置有前部支架,所述第二横梁上设置有后部支架,所述进液管的进口端设置于所述前部支架或后部支架远离所述动力电池的一侧;所述出液管的出口端设置于所述前部支架或后部支架远离所述动力电池的一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动力电池与所述冷却液板之间设置有导热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车身总成还包括:电池管理器,所述电池管理器与所述动力电池无线式通讯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动力电池包括:多个电池模组,多个所述电池模组呈阵列排布且每个所述电池模组上均设置有无线电力传输装置;位于在同一排的多个所述电池模组的无线电力传输装置之间形成有子传输通路;所述电池管理器与多个所述子传输通路之间形成有总传输通路,所述电池管理器通过所述总传输通路以及所述子传输通路与多个所述电池模组通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能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宝能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14484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管组对装置
- 下一篇:单孔旋转式储能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