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涡轮增压器的密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27218.3 | 申请日: | 2020-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290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谢小虎;唐云冰;阮新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环能涡轮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B39/00 | 分类号: | F02B39/00;F02B39/14;F04D29/12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华信天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94 | 代理人: | 肖兴江 |
地址: | 213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涡轮 增压 密封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涡轮增压器的密封结构,中间壳上设有压缩气体输入部,压缩气体输入部与输气部件连接,中间壳上还设有第一引气通道,第一引气通道与压缩气体输入部连通,第一引气通道的输出端位于中间壳上抵御润滑油向涡轮壳体一侧泄漏的部位;扩压背板上设有第二引气通道,第二引气通道的输入端与压缩气体输入部或者第一引气通道连通,第二引气通道的输出端位于扩压背板上抵御润滑油向涡轮壳体一侧泄漏的部位。本实用新型具有能避免润滑油泄漏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涡轮增压器的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如图7,现有的涡轮增压器包括涡轮壳体1、涡轮叶轮2、压气机壳、压气机叶轮4、转动轴5、中间壳21,涡轮壳体1与中间壳21的一端固定,压气机壳与中间壳21的另一端固定,涡轮叶轮2位于涡轮壳体1内且与转动轴5固定,转动轴5穿过中间壳21,压气机叶轮4与转动轴5固定(压气机壳与压气机叶轮以及转动轴组成压气机),压气机壳上具有输气通道和扩压通道14d。转动的压气机叶轮4、涡轮叶轮2,和在两者中间起连接作用的转动轴5、轴封套6和叶轮锁紧螺母形成涡轮增压器转子系统。
如图7,上述涡轮增压器利用来自发动机排出的废气,来驱动位于涡轮壳体1内的涡轮叶轮2高速转动,由于压气机叶轮4和涡轮叶轮2均与转动轴5固定,因此,压气机叶轮4快速转动,压气机叶轮4把空气从进气口强制吸进,使气流在扩压通道14d内进行压缩后,进入管径增大的输气流道14a并通过输出管道14e输送到发动机内,这些经压缩的空气被注入发动机的缸体内燃烧。
此外,如图8和图9,中间壳21和压气机壳中的扩压背板24用锁紧螺丝紧固在一起,转子系统与扩压背板24和中间壳24之间有间隙,保证在高速转动过程中不与扩压背板24和中间壳21摩擦。
在涡轮增压器的转动轴5上设有第一环槽5a,并装配有第一密封环25。第一密封环25不受力时,其外径大于中间壳21上的环孔直径,组装时受压缩被推入中间壳21环孔内。第一密封环25依靠自身弹力,外圆紧贴在中间壳21上。第一密封环25宽度小于转动轴5上的第一环槽5a,内径大于第一环槽5a底径。
如图7至图9,在转动轴5上安装有轴封套26,扩压背板24安装在轴封套26上,轴封套26也设有第二环槽26a,第二密封环27安装在第二环槽26a中。第二密封环27不受力时,其外径大于扩压背板24上的环孔直径,组装时受压缩被推入扩压背板24环孔内。第二密封环27依靠自身弹力,外圆周面与扩压背板24紧贴。第二密封环27宽度小于轴封套26上的第二环槽26a,内径大于第二环槽26a底径。
如图7至图9,中间壳21内孔中设有浮动轴承28,浮动轴承28外径小于中间壳21内径;浮动轴承28内径大于涡轮转动轴5外径。中间壳21进油螺孔,通过高压油管连接发动机供油泵。油泵泵出高压润滑油,从中间壳21上的油道21a进油螺纹进入浮动轴承28和中间壳21的间隙、浮动轴承28和涡轮转动轴5的间隙中,最终从回油口流出。高压润滑油在两个狭小的间隙中形成高压油膜,支撑涡轮转动轴5不与浮动轴承28摩擦,支撑浮动轴承28不与中间壳21摩擦,维持转子系统高速转动。
如图10,中间壳21内充满了润滑油,但由于润滑油的压力非常高,因此润滑油通过第一密封环25与第一环槽5a之间的间隙向涡轮壳体1一侧泄漏,润滑油还通过第二密封环27与第二环槽26a之间的间隙,向压气机壳体一侧泄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避免润滑油泄漏的涡轮增压器的密封结构。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涡轮增压器的密封结构,包括:涡轮壳体、压气机壳、压气机叶轮、转动轴、中间壳、轴封套、第一密封环、第二密封环;
压气机壳上设有压缩气体输出部,压气机叶轮位于压气机壳内,压气机壳以及与流道壳体固定的扩压背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环能涡轮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常州环能涡轮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2721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压型智能拉拔检测仪
- 下一篇:一种内螺纹加工防乱扣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