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QFN封装芯片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098492.3 | 申请日: | 2020-01-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566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 发明(设计)人: | 向涛;曾伟志;刘孝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雷能混合集成电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L23/498 | 分类号: | H01L23/498;H01L23/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任美玲 |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桃源街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qfn 封装 芯片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QFN封装芯片,包括:PCB板;表贴在所述PCB板上的电子元器件;金属外壳,所述金属外壳为开口结构,用于包覆所述电子元器件,所述金属外壳的开口位置与所述PCB板之间固定连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QFN封装芯片的成本高,工艺复杂,可靠性不易控制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成电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QFN封装芯片。
背景技术
QFN(Quad Flat No-lead Package,方形扁平无引脚封装),QFN封装是表面贴装型封装之一。QFN封装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和优秀的电性能和热性能等特点,这种封装特别适对尺寸、重量和性能都有要求的DC-DC电源。
现有技术中,在制作QFN芯片时,需要先制作QFN芯片的引线框架,所述QFN芯片的引线框架如图1所示,然后再在所述引线框架表贴焊接器件,此时,所述QFN芯片的结构如图2a和图2b所示,其中图2a为俯视图,图2b为主视图,然后再进行注塑封装,注塑封装后的QFN芯片的结构如图3a和图3b所示,图3a为俯视图,图3b为主视图,最后,将所述QFN芯片分板成单个芯片,其成品结构如图4a、图4b和图4c所示,其中,所述图4a为单个芯片的俯视图,图4b为单个芯片的主视图,图4c为单个芯片的仰视图。
申请人经研究发现,现有的QFN芯片的封装过程存在如下缺点:
①、制作引线框架需要开发高精度的冲压或蚀刻模具,制作成本高周期长。引线框架在生产、加工使用过程易变形、存储要求高。
②、在引线框架上焊接器件需要使用高温焊料,高温焊料一般为铅或银胶,需要独立的生产线,高温焊料不满足无铅的要求。高温下器件易受热损坏,影响框架易桥接短路。
③、注塑封装过程需要专用的注塑设备和注塑模具,成本较高,工艺复杂。且注塑过程中,器件易受射流冲击而受损伤。
④、分板过程需要开发分板模具,成本高。分板过程中引线框架易受应力,进而导致器件受应力可靠性降低。
⑤、现有封装工艺使用塑封材料导热率低,散热性能不好。
综上所述,现有的QFN电源的封装工艺,成本高,工艺复杂,可靠性不易控制,设备模具费用投入较大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QFN封装芯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QFN电源的封装工艺,成本高,工艺复杂,可靠性不易控制,设备模具费用投入较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QFN封装芯片,包括:
PCB板;
表贴在所述PCB板上的电子元器件;
金属外壳,所述金属外壳为开口结构,用于包覆所述电子元器件,所述金属外壳的开口位置与所述PCB板之间固定连接。
可选的,上述QFN封装芯片中,所述金属外壳的材质为铝、铜合金或钢材质。
可选的,上述QFN封装芯片中,所述金属外壳的开口位置与所述PCB板之间通过粘接的方式实现固定连接。
可选的,上述QFN封装芯片中,所述金属外壳的开口位置与所述PCB板之间通过红胶工艺实现固定连接。
可选的,上述QFN封装芯片中,所述QFN封装芯片具体为QFN DC-DC电源封装芯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雷能混合集成电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雷能混合集成电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9849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稳定性好的空调电机支架
- 下一篇:一种便于佩戴的强光手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