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介电常数聚苯醚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265929.2 | 申请日: | 2020-04-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938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 发明(设计)人: | 王忠强;蓝承东;卢健体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圆融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L71/12 | 分类号: | C08L71/12;C08L51/04;C08L51/08;C08L51/00;C08L83/06;C08L27/18;C08L67/00;C08K13/06;C08K9/10;C08K7/28;C08K5/20;C08K5/523;C08K5/3435 |
| 代理公司: | 广州广典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65 | 代理人: | 万志香 |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介电常数 聚苯醚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介电常数聚苯醚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低介电常数聚苯醚组合物由以下原料制备而成:聚苯醚树脂、高抗冲聚苯乙烯树脂、聚苯醚接枝马来酸酐、氢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接枝马来酸酐、空心玻璃微珠、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聚合物、钛酸酯偶联剂、聚四氟乙烯树脂、超支化聚酯聚合物、芥酸酰胺、N,N'‑双(2,2,6,6‑四甲基‑4‑哌啶基)‑1,3‑苯二甲酰胺、双(2,6‑二叔丁基‑4‑甲基苯基)季戊四醇二磷酸酯。该低介电常数聚苯醚组合物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加工性能和低介电常数,可应用于5G基站、微基站系统、数据通讯终端、天线与射频模块的壳体和包覆、防护材料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材料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低介电常数聚苯醚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介电材料又称电介质,是电的绝缘材料。按性能来分,有高介电材料和低介电材料。对于低介电材料来说,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电子产品正朝着轻量化、高性能化和多功能化的方向发展,就越来越需要开发具有良好性能的低介电常数(Dk3)材料。同时,随着5G时代的来临,对电子信号的传输速度及损耗的要求比4G产品更高,通常4G产品对于树脂材料的介电常数只要求其小于3.7(1GHz)即可,而5G产品对于树脂材料的介电常数则需要达到低于3.2(1GHz)。
通常降低聚合物的介电常数有三种方法,分别为:①在聚合物分子链中引入氟原子,降低分子链的堆彻密度,提高分子链的自由运动空间,从而降低聚合物的介电常数;②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引入大体积结构(例如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聚合物),或者引入微孔结构,或者引入大的分子链侧基(例如苯环);③通过共混其他更低介电常数材料来降低共混物的介电常数,比如和相对介电常数为2.0(1GHz)的聚四氟乙烯(PTFE)共混,或与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聚合物(POSS)等可增加自由体积的材料共混等。
聚苯醚(PPO)拥有良好的力学性能、耐热性、化学稳定性以及较低的介电常数,能够在-160~190℃的温度范围内连续使用,是热塑性工程塑料中抗蠕变性最为优异的材料。但是聚苯醚的加工性能较差,需要对其改性,同时需要对其增韧增强,以及降低共混物的介电常数,以满足电子电工、集成电路包装、电磁波屏蔽等领域日益增加的需求。
目前,现有技术中对PPO介电体系做了一些研究,例如:中国专利CN 109575528A公开了一种低介电高韧性增强PBT/PPO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45~85份,聚苯醚(PPO)15~55份,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与聚苯醚的重量份数总和为100份,玻璃纤维20~40份,相容剂6~14份,抗氧剂0.6~1份,聚四氟乙烯5~20份,塑化剂0.2~1份,硅烷偶联剂0.2~1份,塑化剂与硅烷偶联剂的重量比为1:1~5:1。中国专利CN 108117739A公开了一种具有高频高介电常数的PPO复合材料,其按重量份计由以下原料组分组成,PPO树脂20~29份、填充剂60~70份、介电助剂5~10份、加工助剂1~1.5份。中国专利CN 110684338A公开了一种涉及具有良好介电性质和延展性质的热塑性组合物,该组合物包括:29.9wt%至84.9wt%的包括聚(对苯醚)(PPO)、聚苯乙烯(PS)和抗冲改性剂的基础树脂、15wt%至70wt%的介电填料、和0.1wt%至10wt%的包括聚碳酸酯-硅氧烷共聚物、聚烯烃-硅氧烷共聚物或其组合的抗冲促进剂。中国专利CN108164973A公开了一种高介电聚苯醚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聚苯醚材料的制备原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30~70重量份PPO、20~40重量份耐冲击性聚苯乙烯(HIPS)发泡母粒、3~10重量份单壁碳纳米管、0.5~1.5重量份石墨烯、10~20重量份高介电填充剂、1~4重量份增韧剂、0.3~0.8重量份抗氧剂和0.5~2重量份润滑剂;中国专利CN102408251A公开了一种低介电常数介孔氧化硅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将P123和PDMS-PEO加入到聚合氧化硅溶胶中形成低聚硅酸盐前躯体溶液,然后经老化、旋涂到硅片上,再经焙烧制得低介电常数介孔氧化硅薄膜材料,以及所述聚合氧化硅溶胶是将TEOS、水、盐酸和乙醇混合经回流制得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圆融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圆融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6592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