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级小分子组合活性短肽加工制作工艺及流程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34173.0 | 申请日: | 2020-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604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发明(设计)人: | 孙仕兵;黄志一;寇国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冰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P21/06 | 分类号: | C12P2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6001 辽宁省大连市***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分子 组合 活性 加工 制作 工艺 流程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级小分子组合短肽的加工工艺及加工流程。原料名称乌贼。将原料进行清理,浸泡搅拌直至肉体颜色呈现白色透明状,沥干冷冻储藏。取出产品后解冻,洗净,开片,蒸煮,冷却,冷风干燥,进行二次冷冻。产品取出后解冻,切碎,浸泡分离,得到小分子组合短肽原料。将原料浸泡沥水后放入反应罐中加入水和分解酶进行分解,然后分离,冷冻至白色透明晶体状再解冻。进行灌装加塞冻干。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保健品,化妆品领域,及纳米级小分子组合活性短肽加工制作工艺及流程
背景技术
世界海洋捕捞业,资源下降,为了充分利用海洋资源精致加工,提炼高科技技术满足于人体内必须的纳米级小分子组合活性短肽,经过研究,纳米级小分子组合活性短肽富含十八种氨基酸尤其十种人体必须的氨基酸,可以快速直接被人吸收的活性短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纳米级小分子组合活性短肽加工制作工艺及流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一种纳米级小分子组合活性短肽加工制作工艺及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S1,将捕捞的新鲜的深海乌贼进行去头,去脏,去皮。在-5°水中加入冰块进行浸泡12个小时,每隔半小时搅拌一次。将肉体颜色浸泡至白色透明状。
S2,合格浸泡的产品沥干水分,组盘在-40°的机器中冷冻12个小时。
S3,将S2的原料取出放入-20°以下的储藏库中存放2个月。
S4,两个月后取回原料,放入自动解冻设备中,温度控制在8°(+/-2°)下进行12个小时解冻。
S5,利用10°以下的纯净水将其洗净,用特质开片机将其开片厚度为20毫米。
S6,用自动链条式蒸煮机温度在98°下蒸煮20分钟。
S7,将水加入冰块,温度降至0°-3°,放入S6中的产品,冷却10分钟。
S8,将其取出放入低温干燥间进行冷风干燥(风的温度在10°以内),其产品水分干燥至20%(+/-2%)。
S9,产品打包进入-20°以下冷藏库放入30天。
S10,将产品取回加工,将原料在10°的环境下进行解冻,原料的中心温度控制在2°(+/-2°)。
S11,将解冻好的原料放入切粹机中进行切碎(产品切碎至2-3毫米)。
S12,切碎后的产品放入专用设备中,加入1∶3.5倍的纯净水,再加入0.33%分离液进行分离得到纳米级小分子组合短肽的原料。
S13,分离出的制备组合短肽的原料放入到含有冰块的纯净水3°(+/-0.5°)中浸泡12小时,然后进行沥水。
S14,沥水后的原料放入反映罐中,加入1∶7.3的纯净水和水解酶进行分解。
S15,将分解后的液体放入纳米分离设备进行分离。
S16,分离后的液体放入-30°冷藏柜下冷冻1个月。待产品呈白色透明晶体时取出。
S17,产品取出后,在5°(+/-1°)流水下进行缓化解冻。
S18,解冻后的液体用高压泵打入灌装容器内。
S19,使用灌装机进行分瓶灌装,分瓶加塞。
S20,将加塞后的产品放入冻干机内进行冻干(冻干温度-70°)。
S21,冻干96小时合格后,取出产品进行压盖,贴标,检质,检验,包装,出厂。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冰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连冰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341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用于空气净化的蜂窝体的过滤元件
- 下一篇:电磁阀和作业机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