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机器人动力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49890.3 | 申请日: | 2019-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812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余政洋;钱永强;马浩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木蚁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61/10 | 分类号: | B62D61/10;B60G11/14;B25J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邓凌云 |
地址: | 200135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器人 动力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器人动力装置,包括车架,所述车架的两侧外表面均设置有动力轮,所述动力轮的两侧均设置有万向轮,所述车架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弹簧。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机器人动力装置,设有车架、动力轮、万向轮与弹簧,能够在使用前将车架与机器人的本体进行组装,然后通过车架压住弹簧,使得车架保持水平稳定,当在行走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动力轮受到的外力作用会传导到弹簧上,这样一来就可以使得动力轮向上移动,从而由万向轮起到支撑作用,当跨过障碍物后,弹簧所受的到外力消失,这样动力轮就可以重新恢复与底面摩擦关系,最终使得车架本体不易打滑,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机器人悬挂系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机器人动力装置。
背景技术
移动机器人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它既可以接受人类指挥,又可以运行预先编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据以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它的任务是协助或取代人类工作的工作,例如生产业、建筑业,或是危险的工作;现有的移动机器人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因为其支撑结构较为固定,导致在移动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容易打滑,进而使得整个身体稳定性降低,给人们的使用过程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机器人动力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器人动力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机器人动力装置,包括车架,所述车架的两侧外表面均设置有动力轮,所述动力轮的两侧均设置有万向轮,所述车架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弹簧。
优选的,所述动力轮与弹簧之间设置有轴架,所述动力轮的外表面通过轴架与弹簧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所述车架的外表面通过弹簧与轴架的外表面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万向轮与车架之间设置有转轴,所述万向轮的上端外表面通过转轴与车架的下端外表面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动力轮的数量为两组,所述万向轮的数量四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一种机器人动力装置,通过设置的车架、动力轮、万向轮与弹簧,能够在使用时通过车架压住弹簧,使得车架保持水平稳定,当在行走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动力轮受到的外力作用会传导到弹簧上,这样一来就可以使得动力轮向上移动,从而由万向轮起到支撑作用,当跨过障碍物后,弹簧所受的到外力消失,这样动力轮就可以重新恢复与底面摩擦关系,最终使得车架本体不易打滑,整个机器人动力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的效果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机器人动力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车架;2、动力轮;3、万向轮;4、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机器人动力装置,包括车架1,车架1的两侧外表面均设置有动力轮2,动力轮2的两侧均设置有万向轮3,车架1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弹簧4。
进一步的,动力轮2与弹簧4之间设置有轴架,动力轮2的外表面通过轴架与弹簧4的外表面活动连接,车架1的外表面通过弹簧4与轴架的外表面活动连接。
进一步的,万向轮3与车架1之间设置有转轴,万向轮3的上端外表面通过转轴与车架1的下端外表面活动连接。
进一步的,动力轮2的数量为两组,万向轮3的数量四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木蚁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木蚁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4989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道路桥梁隔音板固定装置
- 下一篇:移动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