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组合式两用无人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44920.6 | 申请日: | 2019-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818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潘能乾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翼界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27/26 | 分类号: | B64C27/26;B64C39/02;B64C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6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尾翼 机身 副翼 组合式 设备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 结构可靠性 气动性能 使用场景 水平推力 四轴结构 一机多用 固定翼 旋翼 拆卸 电机 拓展 | ||
1.一种组合式两用无人机,包括一个四轴结构的机身,以及一个尾翼和两个副翼;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由碳管构成骨架,其包括并排的两根横向碳管,横向碳管的两侧端分别固定设置纵向碳管,纵向碳管的各端分别设置四轴结构的各个电机;
所述机身的后部设有水平推力的电机,位于两根纵向碳管之间;
所述副翼,其设有并排的两根副翼碳管作为骨架;所述副翼碳管,其外径与机身的横向碳管内径匹配,并与之位置对应,使副翼可分别插接到所述机身的两侧;
所述尾翼,其包括并排的两根尾翼碳管及固定于尾翼碳管之间的翼面;所述尾翼碳管,其外径与机身的纵向碳管内径匹配,并与之位置对应,使尾翼可插接到所述机身的后端;
拆卸副翼及尾翼后为多旋翼模式;连接副翼及尾翼为固定翼模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两用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翼,其包括两个翼面组成倒V形状/正V形状,两侧端与所述的尾翼碳管固定连接,构成倒V尾结构/正V尾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式两用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翼的两个翼面,其后沿边分别设有尾翼舵面,用以控制固定翼模式时的升降及方向;所述的尾翼舵面的动作由舵机控制,尾翼的舵机的连线绑定于尾翼碳管的外侧,机身后部留有对应接口。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两用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副翼,其后沿边分别设有副翼舵面,用以控制固定翼模式时的转弯;所述副翼舵面的动作由舵机控制,舵机的连线埋入副翼中并从临近机身的端面伸出,机身的两侧留有对应接口。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两用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副翼与所述机身的连接处分别设有位置相对并极性相反的强磁铁,使所述副翼分别插接到所述机身的两侧后由强磁铁吸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两用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翼,其尾翼碳管插入连接所述机身的纵向碳管后,使用螺栓从横向贯穿其重叠部分并由螺母锁紧,使尾翼不脱离机身。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两用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其中各部件的位置分布使满足固定翼模式时无人机的整体重心位置位于所述副翼的升力轴线上;并以该重心位置决定所述纵向碳管的前后位置,使四轴结构的各个电机的对角连线中心点与该重心位置重合。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两用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副翼,其为EPO材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两用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翼,其翼面为EPO材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翼界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西翼界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4492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垂直起降无人机
- 下一篇:可垂直起降固定翼植保机